一、确诊与隔离
确认病因
感冒多为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但常继发细菌感染(如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
建议先联系兽医,通过症状观察(发烧、咳嗽、流涕等)或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因。
隔离病猪
立即将患病种猪隔离,避免传染其他猪,尤其是怀孕母猪或公猪。
二、药物治疗
(1)退烧与抗炎
退烧药
安乃近注射液(30%):0.1-0.2ml/kg体重,每日1次(不超过3天)。
注意:避免过量使用退烧药,可能影响种猪精子/卵子质量。
抗病毒
中药制剂:板蓝根注射液(0.1-0.2ml/kg)或双黄连注射液,连用3-5天。
干扰素(按说明书剂量使用),增强免疫力。
(2)控制继发感染
抗生素选择(针对细菌感染)
头孢噻呋钠(3-5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3天)。
氟苯尼考注射液(20mg/kg体重,48小时1次,孕猪慎用)。
阿莫西林(10-15mg/kg,每日2次,饮水或拌料)。
注意事项
种公猪避免使用影响精子生成的药物(如磺胺类)。
怀孕母猪禁用氟苯尼考、地塞米松等可能致畸药物。
三、护理与营养支持
环境管理
保持猪舍温度(20-25℃)、通风良好,避免贼风。
湿度控制在60-70%,减少氨气刺激呼吸道。
营养补充
提供温水(可添加电解多维或葡萄糖)。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200-500g/吨)、黄芪多糖粉(增强免疫力)。
四、特殊种猪处理
种公猪
治疗期间暂停采精,康复后观察精液质量。
优先使用中药(如麻杏石甘散)减少副作用。
怀孕母猪
选择安全药物(如头孢类、林可霉素),禁用激素类退烧药。
治疗期间监测胎儿状态,防止流产。
五、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接种猪流感疫苗、猪瘟疫苗等,提升群体免疫力。
减少应激
转群、配种前后添加多维抗应激。
冬季加强保温,避免温差过大。
消毒与监测
每周2次带猪消毒(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
新引入种猪需隔离观察2周。
六、何时求助兽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联系专业兽医:
高烧不退(体温>41℃)、呼吸困难、拒食超过24小时;
群体爆发感染或疑似混合感染(如蓝耳病、伪狂犬)。
总结:种猪感冒需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中优先选择安全药物,避免影响繁殖性能,同时加强护理与营养支持。预防重于治疗,需通过环境管理与免疫程序降低发病风险。
来源:DeepSeek 编辑:刘新远 审核:谭新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