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节本增效饲养技术

节本增效在肉牛养殖中是永恒的话题,很多养殖者感觉节本就是应该是在饲料上节本,这只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节本增效应该贯穿着养殖全过程,包括品种、饲料、饲养的方法以及环境的控制。

一、选好肉牛品种

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牛场的效益。品种在畜牧生产中的贡献:品种占比40%,营养与管理占60%。那么养什么肉牛品种赚钱?一定是根据养殖目标合理选择品种。

目的1——卖小牛或育肥牛

在饲料条件有保障的情况下,那就要养殖长得快、体型大的牛种,如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的杂交后代。以下国内学者的试验结果,不同品种的增重效果不一样。

针对不同的母牛群体和肉产品开发选择不同的杂交改良。以西门塔尔母牛群为主,选用不同品系西门塔尔公牛每3年轮换杂交改良来提高产肉量。并有效的避免近亲繁殖。

显然养殖不同品种母牛效益不同的。

1、从饲料投入考虑

维持需要:体重不增不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的数量。因此牛的体型和体重越大维持需要越多。每百千克体重,每天的维持需要成本要差2-2.5元。中小型品种饲养成本会比大型品种低(料重比低),特别是繁殖母牛更为明显。西门塔尔母牛耗料量比安格斯、海福特多20%左右。

2、从售卖的小牛考虑

哪个品种小牛受市场欢迎,卖价高,是养殖者重点考虑的问题。

目的2——育肥牛自己宰杀卖牛肉或开餐饮

肉品质好的牛,如和牛及和牛杂交牛,安格斯和安杂牛的杂交后代,地方品种或奶公牛,这样的牛能通过相应的饲养技术改善肉质,能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牛肉,在自己的店里搞出特色来。中高档肉牛或牛肉价格坚挺,品种和相应的技术是关键,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

二、饲料开发与精准饲喂

1、开发廉价的粗饲料资源

拓宽饲料资源范围、提高利用率是重点。饲料本地话是根本出路,合理的利用本地能利用的资源。

农副产品包括:①粗饲料资源:农作物秸秆、秕壳、蔬菜秸秆、蔬菜下脚料、树叶或果树剪枝后的嫩枝条、葵花盘、菌糠等;②糟渣类饲料:啤酒糟、酱油糟、醋糟、豆腐渣、各类果渣、淀粉渣、中草药渣等,厌氧发酵(青贮)是水分高不宜存放饲料的最好保存方式。

2、使用廉价精料原料

小麦(次小麦)、稻糠、小麦麸、米糠、玉米皮、大豆皮、虫沙等;棕榈粕发酵替代部分玉米。

饼粕类饲料: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芝麻饼粕、向日葵饼粕、胡麻饼粕、甜菜颗粒等。玉米、豆粕减量行动,才能使成本降下来。

3、非蛋白氮使用技术

低蛋白质日粮+缓释尿素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尿素含氮46%左右,其粗蛋白质为288%,一般饲料级膨化尿素粗蛋白质180%-200%。(1)尿素的用量应逐渐增加,应有2~4周的适应期,以便保持肉牛的采食量。(2)只能在6月龄以上的牛日粮中使用尿素,因为6月龄以下时瘤胃尚未发育完全。(3)尿素不宜单喂,应与其他精料搭配使用。(4)精补料的使用上限一般在1.4%以下。

4、饲养阶段的精准划分

肉牛按不同的生理阶段进行分群后,饲喂不同日粮。肉牛分群方法:

(1)按品种分群: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地方品种…

(2)按生产阶段、体重分群。较小牛群:50头以下直接分为繁殖母牛群和育成母牛群、犊牛群。较大牛群:犊牛(断奶前、断奶后)、育成牛或空怀牛、妊娠母牛(前、后)、哺乳母牛(前、后)。直线育肥:分为生长期(前、后),育肥期(前、中、后)。架子牛育肥:过渡期、育肥期(前、中、后)。

5、低成本精准配方设计

(1)粗饲料本地化,合理选择精粗饲料;(2)饲料原料多样化,营养互补;(3)按照品种、阶段、生产目的进行设计(4)做到减排、低成本、高效,科学营养调控,把日粮配方总磷由0.6-0.7%,降低到0.35%、低蛋白日粮+过瘤胃氨基酸及合理使用添加剂均能降低饲料成本。

三、适宜的饲养技术

肉牛差异化育肥决定了牛肉品质的差异化。

案例:奶公牛去势育肥效果与效益。

试验一:荷斯坦阉牛平均25月龄出栏,第3组出栏平均体重922.5kg,全群出栏平均体重911.43kg。

本技术荷斯坦阉牛:3级以上出品率达到96.55%。肌内脂肪(背最长肌)含量:平均11.68%(8.87%~16.66%)

养殖场经济效益分析:人工成本:按照60头总人工费用8万元,兽药每头166元计算。出栏价格:29元/kg,普通奶公牛价格。

增值效益:屠宰场最低增值效益每头5570元以上。养殖+屠宰最低每头收入13000元以上。

试验二:去势对肉牛日增重的影响

阉牛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及全期平均日增重较公牛组分别降低了7.56%、3.60%、5.21%、0.83%和3.57%,随着体重增加对增重影响越来越小。

四、科学的环境控制与管理

环境的因素对肉牛日增重影响非常大。相同的营养在不同的环境下的牧场养殖水平就不一样。

1、粪污对肉牛育肥的影响

这种环境对肉牛育肥增重到底有何影响?

环境的好坏是对育肥影响非常大的。对它的影响能达到35%。

4个月试验中,在不同环境下、饲料水平一样、体重月龄相同的奶公犊增重速度不同。因此地面、垫料要舒适卫生,这直接影响牛的健康和增重。

垫料管理:保持垫料的干燥,勤换垫料。垫料可以是锯末、麦草、稻草、橡胶垫,也可以用干燥的沙子;可以在牛的躺卧区域铺一些粉碎的玉米秸秆和麦草。

犊牛垫料:垫料10厘米以上,3天换一次垫料,禁止铺设发霉的垫草。沙子保温性能较差,不适合小犊牛。环境舒适、干燥、卫生。

2、夏季防暑降温

环境控制(物理降温)。避免阳光直射,在饮水槽及运动场休息区上方使用遮阳网。加强通风按装风扇。饲喂线、休息区上方可安装风扇。风扇:高度:2.5m,倾斜30°。间距:若风扇直径1m,间距为6m;风扇直径为1.5m,间距为10m。

3、牛舍冬季环境控制

对于牛的健康与生产水平来讲,保证空气质量,尽量降低湿度比提高舍温更重要。冬季环境控制常见的错误观念是重保温而轻通风。重保温而轻通风导致牛舍空气质量恶劣。

搭建运动场挡风墙:有效的保障冬季肉牛的舒适度,会使牛的体感温度增加,能有效的减缓冷应激对肉牛的影响。增加肉牛的躺卧休息时间,促进采食量,促进肉牛健康、提高日增重。

犊牛保温:犊牛适宜温度:10-27℃。如果被毛潮湿,13℃——冷应激,导致患病。如果被毛干燥,-8℃,小牛也不会感觉不适。忌穿堂风,弱牛、采食困难的要特殊护理。

冬季饮用温水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饮水温度,减少冷水在瘤胃中升温所消耗的能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母牛生产水平。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试验牛每日饮16-18℃的温水,对照牛饮4℃冷水。结果试验牛日增重为1.85kg/日,对照牛日增重为1.62kg/日,相对提高14.19%。

4、散栏饲养更健康

试验数据证明,育肥以散养日增重最好。

五、总结(结束语)

节本增效是一个永恒话题,养殖效益不仅和肉牛品种相关,也和饲养方法、日粮配方及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因此,选择好肉牛品种并采取相应的饲养制度,配制低成本日粮加精细化管理,保障肉牛环境的舒适卫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