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技术规范 汇博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侯引绪
在奶牛分娩过程中,过早进行产道检查、助产会使奶牛生殖系统发生感染的机率增加,也会由于人为干扰奶牛分娩过程而导致难产发生;过晚进行产道检查、助产会对母牛和胎儿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因此,掌握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荷斯坦奶牛分娩过程中生理变化、行为表现、肢体语言等内容,参考奶牛分娩知识对荷斯坦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技术进行了总结研究,撰写了一个以奶牛分娩过程中行为表现、肢体语言等内容为主要依据的“荷斯坦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技术”。在此作以交流,供奶牛业同行参考。
1 荷斯坦奶牛分娩阶段划分标志及分娩过程观察
荷斯坦奶牛的完整分娩过程我们人为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分娩启动阶段(子宫颈口开张期)、分娩第二阶段(胎儿排出期)、分娩第三阶段(胎衣排出期)。这三个阶段是依据牛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特点、产道变化特点、胎儿及胎衣在产道中的运行特点来划分的,三个阶段均有其明显的外在性行为表现和肢体语言表现,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行为和肢体语言来观察、判定奶牛的分娩过程进行到了那一个阶段,也可依此判定其分娩过程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产道检查、助产等人为参与或协助。
1.1奶牛分娩启动阶段的行为表现和起止标志
1.1.1 奶牛分娩启动阶段的起止标志
荷斯坦奶牛分娩启动阶段的外在性起始标志是突然出现不食、哞叫、站立不安、腹痛、尾根间歇性抬起等非疾病性异常表现;内在标志是子宫开始阵缩。分娩启动阶段终止的外在性标志是出现反复起卧、排尿动作频频,腹部出现明显的间歇性起伏(努责),奶牛腹痛明显加重,哞叫、躁动不安加重;其内在标志是子宫颈口开张完成、努责出现。奶牛这一阶段一般保持站姿势、不会躺卧。这一阶段的完成一般需要2~8小时,初产牛分娩过程的外在性行为表现强烈、时间较长,经产牛的外在性行这表现相对要弱一些、持续时间要短一些。
1.1.2 奶牛在分娩启动阶段的主要行为表现
规模化奶牛养殖模式使奶牛预产期的准确性大为升高,一般情况下预期产期与实际分娩日的误差不会超过1 周。按照荷斯坦奶牛预产期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奶牛的预产期,当奶牛到了相应的预产期或临近时,如果奶牛突然出现不食、哞叫、不安、尾根间歇性抬起、 腹痛不安等非疾病性异常表现时,就意味着奶牛进入了分娩启动阶段。这时,产房工作人员会将奶牛哄(赶)到产房或产房的运动场中,给奶牛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分娩空间,让其安心分娩。在分娩启动阶段奶牛出现腹疼、不安、不食等一系列表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奶牛在分娩相关激素作用下,子宫出现了间歇性收缩(阵缩),随着分娩过程的进行,子宫阵缩的间歇期会逐渐变短,阵缩频率会逐渐变大、阵缩力量会不断加强。随着分娩过程的持续,母牛对子宫阵缩所致腹痛的耐受性会升高、敏感性下降,奶牛会选择一个相对安静,不易受外界因素打扰的地方独自低头呆立、若有所思、默默忍受阵缩带来的疼痛与不舒。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安静后,奶牛会进入下一个疼痛不安期,这时奶牛腹痛更加明显,哞叫、燥动不安加重,同时出现反复起卧、排尿动作频频,腹部出现明显的起伏,这时标着分娩进入了第二阶段。
1.1.3奶牛分娩过程中阵缩的作用与在此阶段进行产道检查及助产的不良后果
分娩过程中的阵缩是子宫的一种间歇性收缩,所以奶牛会出现疼痛不安的表现,但腹部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起伏表现。在分发启动阶段,奶牛的神经内容分泌功能发生了剧烈变化,在雌性激素等分娩激素作用下,奶牛的子宫颈口(图1)会由封闭变为开张,从而为胎儿的排出创造了条件。另外,分娩启动阶段的阵缩对胎儿的胎位、胎势有一定的微调作用和促进胎儿排出的作用。在子宫的阵缩过程中,阵缩对胎儿有一定的挤压作用,会影响胎儿脐带中血液流动,在挤压力过程中胎儿会反射性的选择一种更舒服、更有利于分娩产出的姿势,如果胎儿在这一阶段胎位、胎势存在小幅度异常,阵缩对其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在这一阶段进行产道检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在此阶段进行产道检查或助产会增加生殖道感染机率,会干扰奶牛的正分娩,提高难产率。子宫颈口开张是在此阶段完成的,在子宫颈口开张不充分的情况下强行助产会导致母牛生殖道撕裂等严重损伤,也容易导致人为难产和胎儿伤亡。
1.2奶牛分娩第二阶段的行为表现和起止标志
荷斯坦奶牛分娩第二阶段的起始标志就是分娩娩第一阶段终止标志;第二阶段的终止标志是胎儿从产道完全排出或头及二前肢出了母牛阴门(正生),或二后肢及臀部出了母牛阴门。这一阶段的完成一般需要3~4h,一般初产牛完成这一分娩过程的时间比经产牛要长一些。实践观察统计表明,荷斯坦奶牛从启动分娩到产出胎儿,一般需要5~12h。
1.1.2 奶牛在分娩第二阶段的主要行为表现
当分娩母牛完成分娩启动阶段后,子宫颈口已经开张充分,在阵缩的作用下胎囊及胎儿会移出子宫颈口与阴道壁接触,阴道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会将这一信息反馈到母牛大脑,母牛的大脑中枢获得这一信息就会加强胎儿产出的力,一般出生奶牛犊的体重在35千克以上,单靠子宫的收缩力量无法将胎儿从体内排出到体外,因此母牛启动了腹肌和膈肌的间歇性收缩(努责),努责的力量不但远大于阵缩,而且努责会引起腹壁明显起伏,阵缩则不会。在阵缩的基础上努责进一步加重了奶牛的腹痛和不安。所以,奶牛在分娩启动期的后期经历一段相对安静后,进入胎儿排出期后会表现反复起卧、排尿动作频频,腹部出现明显的间歇性起伏(努责),腹痛显著加重,哞叫、燥动不安加重;在反复起卧之后会选择左侧或右侧半侧卧姿势进行分娩(图2 奶牛在胎儿排出期的侧卧姿势),其间会有较短时间的站立活动,但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为半侧卧姿势。
奶牛在这一阶段只所以会选择侧卧姿势进行生产,这是因为当牛卧地后地面对奶牛的腹壁有支撑作用,这样更利于膈肌和腹肌的收缩,起到了加强努责的作用,所以牛会自然的选择了这一姿势。由于在这一阶段母牛会用力努责,在母牛肚子起伏明显的同时,还会伴随腹部起伏发出用力努责的“吭、吭”声。
在胎儿排出期,随着努责及分娩过程的继续进行,当胎儿头部最宽处(正生)或臀部最宽外(倒生)通过骨盆腔出口时,大多数母牛会完全侧卧于地,四肢伸直,甚至肌肉哆嗦、眼球振颤、口吐白沫、回头观腹、强烈努责,此时母牛会表现出极度不安(图3)。当出现这种行为和肢体表现时,不必恐慌,也不必进行产道检查或助产,这是大多数母牛在分娩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正常危相。当这种极度不安的危相结束后,母牛会站起身来,稍做活动又恢复到分娩第二阶段的初始状态,继续完成分娩过程。这一行为、卧势变化,等于分娩母牛在向主人传达一个分娩信息:“分娩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母牛会用半侧卧姿势完成将胎儿排出体外的工作。
1.1.3在胎儿产出期进行产道检查及助产的不良后果
在这一阶段如果我们由于判断错误对牛实施产道检查或助产,会由于人为的不当参与,导致产力衰竭而引发难产;也会因此增大母牛生殖道受感染机率。
1.2奶牛分娩第三阶段的行为表现和起止标志
荷斯坦奶牛分娩期第三阶段(图4)的起始标志是胎儿排出体外,终止标志是胎衣从母体产道内完全排出。胎衣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长的附属物,包括胎儿胎盘、胎膜等,胎衣排出是动物完分娩过程完成的一个标志。
当母牛结束胎儿排出期后,母牛会安静下来,努责会在其后消失,阵缩直到胎衣排出后才会停止。临床统计表明,母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时间为胎儿产出后4~6h,最长不能超过12 h,超过12h说明母牛患胎衣不下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2 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
分娩是奶牛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需要充足的时间保证,开口期时间为2~8h、产出期时间为3~4h,荷斯坦奶牛从启动分娩到产出胎儿,一般需要5~12h。科学把握奶牛分娩过程中的产道检查、适时助产时机对提高养殖效益和减轻兽医劳动强度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奶牛分娩过程中不宜进行产道检查及助产的三种情况
2.1.1分娩开始后5 小时内胎儿尚未产出,不必进行产道检查。
2.1.2 分娩过程行为表现和正常行为表现相一致,不必进行产道检查。
2.1.3 分娩过程中,头水(图5)破后1小时内,胎儿仍未产出,不必进行产道检查,头水大多数为指。
2.2奶牛分娩过程中必须进行产道检查及助产的几种情况
2.2.1在奶牛分娩过程中,其分娩行为出现明显异常时必须进行产道检查。
2.2.2在奶牛分娩过程中,头水(尿水)排出1小时后,仍未看见胎儿,则必须进行产道检查,确定胎儿胎位、胎势、胎向、胎儿等是否正常。
2.2.3在奶牛分娩过程中,当努责出现超过6个小时后,胎儿仍未能外露,这时必须进行产道检查。因为,胎儿的死亡大多发生在努责开始后6~12h。
2.2.4分娩过程中,努责弱或停止时必须进行产道检查,并做好相应的助产准备。
2.2.5分娩母牛阴门外只露出胎儿一条腿,这种情况意味着难产已经发生,必须及时助产。
2.2.6在分娩过程中,母牛阴门外露出的2条腿,眀显一长一短,这是一种难产表现,必须尽快进行助产。
2.2.7 分娩母牛阴门外露出的2条腿掌心朝向相反,这种情况意味着难产已经发生,必须尽快进行助产。
2.2.8分娩母牛阴门外只看见胎儿的嘴巴或头而不前蹄,这是一种难产表现,必须及时助产。
2.2.9分娩母牛阴门外露出三条腿,这是一种难产表现,必须及时助产。
3.小结
实用技术是提升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将知识转化为技术是每个应用型科技人员必须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结合奶牛分娩过程中的行为学特点,研究荷斯坦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技术,可以大大简化奶牛分娩过程中产道检查时机及难产判定技术的难度,可以为奶牛场兽医及产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看得懂、学得会、用得来的实用技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