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蓝耳病的压制方面,没有绝对的“首选”,以下是一些常被考虑的方法和相关产品:

疫苗接种

灭活疫苗:安全性高,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可降低病毒血症,减轻临床症状,适用于感染压力大但未发病的猪场。

弱毒疫苗:免疫原性好,能快速产生免疫保护,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适用于蓝耳病阳性不稳定猪场,但存在返祖和毒力增强风险。

药物防控

泰万菌素:能抑制蓝耳病病毒在巨噬细胞内复制,调节免疫,降低病毒载量,可拌料或饮水给药,治疗时每吨饲料添加300-500克,连用14-21天。

替米考星:对蓝耳病病毒感染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改善呼吸道症状,增强免疫力,混饲给药时每吨饲料添加200-400克,连用7-14天。

氟苯尼考:抗菌谱广,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可防治蓝耳病继发感染,混饲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克,连用5-7天。

生物安全措施

隔离:设置围墙、隔离带,生产区设消毒通道、隔离舍,对新引进猪严格隔离检测。

消毒:定期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对猪舍、用具等消毒,每周2-3次,发病时增加频次。

人员管理:人员进入猪场须消毒、更衣,定期培训,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如猪群健康状况、养殖环境、成本等,综合选择合适的蓝耳病压制方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