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高健康后备母猪已成为当前养猪业的普遍做法,为了尽可能的保障猪群健康,生产者会应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侵入。然而,根据当前疾病的复杂状况和经产母猪群Mhp呈阳性的状况,无论多么健康的后备母猪,在混群过程中都会给整个母猪群带来挑战。妥善管理健康状态层次不同的后备猪和经产母猪的混群,以避免因混群而导致生产损失甚至生产中断。

因此,后备猪肺炎支原体的流程管理中,时间点尤为重要。

一、猪肺炎支原体病的两个重要流行病学特征:

1.持久性和感染期长

2.低传播率

根据阳性母猪对仔猪早期定植的影响,以及断奶前感染对生长育肥阶段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以后备猪首次分娩之前达到停止排毒状态作为关键参考点。

后备母猪驯化的理想状态是:

选择阴性的年轻后备母猪,然后有步骤的接触细菌、完成疾病的发展。

从感染期到恢复,必须在后备猪第一次分娩之前完成。

二、年轻后备猪开始驯化/暴露应不迟于50日龄:

理想情况下,年轻后备猪开始驯化/暴露应不迟于50日龄,以便安全有效地将这些后备母猪引入阳性母猪群中。

由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非常缓慢,接种疫苗的后备猪在暴露后的4-6周开始感染并排毒。假设排毒可以持续近240天,则需要在100日龄时确认后备母猪被感染,以便在第一次分娩(约350日龄)时完全恢复(不排毒)。这种方法和时间流程表,将使后备猪成为传染源之前就经历感染过程,并以安全可控的方式恢复。

因此,理论上可以保证后备猪群通过均匀和可控暴露来实现猪肺炎支原体的全面控制在经产群Mhp阳性且新引进的后备母猪呈阴性,或从低流行率乘数中获得的繁殖猪群中后备母猪驯化的拟议时间流程表。

在理想条件下,后备母猪将在50日龄左右时开始驯化,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安全有效地暴露并在第一次分娩前(350日龄)停止排毒。此时所生产的仔猪在断奶时猪肺炎支原体患病率非常低,这应该是管理良好的后备母猪驯化计划的结果。

三、应定期采取的后备猪驯化措施:

1.生产管理策略

2.疫苗接种方案

3.药物治疗(泰妙菌素)

4.其他措施

以确保有效完成后备母猪驯化和与经产母猪的混群,生产阴性仔猪。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