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死亡管控综合措施

育肥中大猪的死亡管控涉及多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下是对育肥中大猪死亡管控的详细分析:

一、环境管理

1. 适宜温度与湿度: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天气变化、猪群日龄和舍内温度调节通风量和温度。育肥猪对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过大等会导致猪出现呼吸道、消化系统疾病。

2. 通风干燥:确保猪舍内通风良好,保持干燥,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二、饲料管理

1. 营养全面:选用正规公司的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全面,不要为了节省成本而克扣饲料营养。

2. 饲喂规律:避免饲喂不规律导致的胃肠问题,如胃肠扭转等。

三、饲养密度与分群管理

1. 适宜饲养密度: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的生长速度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具体饲养密度可参考以下标准:18~25kg保育猪0.4㎡/头,25~55kg中猪0.5㎡/头,67~105kg大猪0.8㎡/头。

2. 分群饲养:按照猪群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并根据生长速度和猪群密度适时调栏。对于病弱、瘦小的猪只,要及时挑出至小圈饲养。

四、日常观察与疾病防控

1. 巡栏观察:每天进行巡栏观察,观察猪群的采食量、精神状态等,及时调出病弱猪并进行治疗。

2. 疫苗接种:按照日龄和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确保猪群免疫力。

3. 药物保健:在疾病多发时期,提前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保健,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

五、应激管理

1. 减少应激因素:尽量减少猪只的应激反应,如提供稳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活动空间,避免过度的噪音和光线刺激。

2. 应急处理:在运输、转群等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猪只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应激情况。

六、其他管理措施

1. 卫生消毒:重视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特别是卖猪、引种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带入病原微生物。

2. 水源管理:确保猪群饮用的水源干净、清洁,避免水源污染导致的疾病。

3. 及时淘汰:对于无法治愈或治疗成本过高的病弱猪,要及时淘汰,以减少经济损失和疾病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育肥中大猪的死亡管控需要从环境管理、饲料管理、饲养密度与分群管理、日常观察与疾病防控、应激管理以及其他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育肥中大猪的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