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温度对于雏鸡发育的影响非常大,合适的加温能够确保雏鸡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合适的温度能够节约饲料,提高雏鸡的抵抗力,减少发病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但温度太高会导致雏鸡饮水量增加、喘气、血管扩张,严重时形成僵鸡。高温会影响雏鸡的食欲和采食量,导致早期发育受阻,羽毛生长慢且蓬乱。而育雏温度较低时,雏鸡不愿活动、扎堆,采食量虽然增加,但肠道发育不完全,腹部、脚部易受冷,不利于卵黄内营养和抗体的吸收。还易诱发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肉鸡育雏温度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育雏温度(舍温):育雏温度需保证最低温区鸡只分散均匀,嗉囊有料,不张嘴。一般育雏温度控制在33~35℃左右,实际养殖过程中可控制在33.5~34.5℃。温度太高容易造成抢水,温度太低影响开食。

切记:以上温度只是一个参考,最重要的原则是“看鸡施温”。鸡舍内的温度要保持均衡和稳定,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和鸡舍两端温差过大。检查温度是否合适的最佳方法,是观察鸡苗的分布状态及活动表现。

  • 温度适宜,鸡苗在围栏内均匀散开,感觉舒适,呼吸均匀,身体舒展良好,活泼。
  • 鸡苗集中某一角落,说明有贼风。
  • 鸡苗在热源处扎堆,说明温度太低。
  • 鸡苗远离热源,分散在围栏四周,展开双翅并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太高,由于温度高导致雏鸡张口呼吸,说明实际体感温度至少已经高出合适温度2℃以上。

• 垫网温度:垫网温度与鸡舍的预温问题相关,不同的供温方式,预热时间不一样。冬季一般前2天,春秋1天,夏季12小时即可。舍温控制在30~31℃之间,垫网温度保证29~30℃,这样小鸡不会感觉到冷。

• 供暖设备的温度:不同的供暖设备提供的育雏供暖温度也不一样。风暖吹热风,控制空气温度80℃左右;水暖散热片控制水温70~75℃;地暖管水温控制在55℃左右。

• 体感温度:体感温度是实际鸡只感受的温度。在育雏期由于通风量小,很难形成有效的风速,影响体感温度的主要因素是温、湿度。春秋季节湿度比较低时,育雏温度要设置高一点;夏季湿度比较大时,育雏温度可以设置低一点。夜间湿度大时,温度对标目标温度;白天湿度小时,温度对标上限温度,始终维持体感温度的平衡。

• 温度调整:第一周肉鸡要求的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根据雏鸡生长发育、气温变化下降2~3℃。衡量育雏温度是否合适,除了观察温度计,最重要的是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食欲良好;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食欲下降;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拥挤、扎堆,靠近热源,并不断发出叫声,采食减少。

此外,还需要注意“脱温”管理,即育雏舍停止加温。各地应根据育雏季节、雏鸡健康状况及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脱温时间。一般早春、晚秋、冬季育雏可在4~6日龄脱温,晚春、初夏及早秋育雏,可在3~4日龄脱温,夏季育雏,只需早、晚加温几次。脱温时,要有个过渡时间,可先白天不加温,晚上加温;晴天不加温,阴天、变天时加温。要逐步减少每天的加温次数,最后达到完全脱温。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