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困难期,且时间维持已经两三年了。据相关预测低迷期的时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整个产业链上的养殖者、供应商的经营都很难。根据近两年肉牛行业遇到的行情来说,对于养殖者和供应商企业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走出困境还是应该从肉牛品种,日粮的性价比、利用率、生长速度,出肉率,稳定性和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上来解决。而国内的育种与改良让养牛者很难发展成规范的养殖模式,平稳的基因传递与优势性能的遗传,在下一代表现的极不确定,没有连续稳定的犊牛后裔,养殖收益也随之不稳定,这会让养牛者的坚持与努力成为泡影,基因可传递性与犊牛质量的稳定性成为我们养牛赢利的首要条件,如何改变现在的混杂退化成为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的 “芯片”,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70%,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在农业育种领域,越高级的生物,育种所要花费的时间越长,畜禽育种几乎没有捷径可走。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引进种源质量不高,加上重引进而轻选育,肉牛种源培育面临“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怪圈。“育种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引进之后,基于产业需求再加强遗传选育提升种牛性能的过程。一切育种工作都是基于商业需求。我国肉牛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效益太差,肉牛育种产能总体比西方国家低30-45.6%;土杂牛效率更低,导致整体肉牛种源严重依赖国际进口。”最可恶的是,很多公司引进种牛不是真正为了育种,而是炒作概念,吹嘘花色形体,再将这些引进种牛的后代采的冻精高价卖出。
炒作的必然结果是几年以后群体退化,而所有的负面结果都由养牛人买单,这也是现在犊牛质量不平稳,售卖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相对于低迷行情犊牛质量不平稳对养殖户伤害的更大。养殖户面临着未来行情涨跌与产生劣质犊牛的双重压力,未来想要赢利变的更多不确定性,如果不改正现有的改良现状,坚持只能延迟养殖者的出局时间,并不能见到最后的曙光。如何改变现有的改良弊端才是我们养牛人必须要面对的,我们的养殖户普遍处在迷茫之中,没有真正的生产目标,把未来赢利的希望完全赌在数量的减少上。其实现在是在去落后产能与无效产能。数量的降低有可能对价格的影响不大,未来随着品种的改良生长速度,料肉比都会有所改变,最终解决亏损的途径是肉牛个体的屠宰率提升8%一10%。而能改变生产效率的只能是杂交优势。
如果你想继续养牛一定要放弃对花色的执着。国内西门塔尔的母牛群体基因以到了混杂退化的地步,在怎么改变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引入另外纯肉用品种的肉牛与当地的西杂母牛做杂交改良。生产效率与犊牛质量才能有所保证,我们现在更多的建议用夏洛莱与利木赞来做二元杂交,实践中所见的后裔几乎能达到未来的生产要求。也能帮助养户走出改良困境。如果你对花色仍有执念,没有看到肉牛应该回归肉用,还把肉牛当宠物来养来炒作。那么你离被行业淘汰就更近了。不做无方向的坚持,不做行业炒作的韮菜,不做低效养殖者,这样养牛才有出路。
总之,如今的养牛行情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不能盲目地坚持传统养殖模式。只有通过优化养殖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关注市场需求等方式,才能提高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养牛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为养牛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