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LSDV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
与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SPPV)和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同属于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三者同源性高达 96%,存在交叉免疫原性。与牛痘病毒非同属。
LSDV是大的双链DNA有囊膜的病毒,不易变异。
1、皮肤结节的几种类型:
一是在皮肤浅表型丘疹
二是深层的结节性坏死,
三是在呼吸道和肠道形成结节。
2、LS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引起呼吸、肠道、淋巴等多系统症状典型期:
全身性结节、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产奶量降低等。所有牛:奶牛、黄牛、瘤牛和水牛等均易感,无年龄差异,犊牛同样易感。在非洲发现长颈鹿、黑斑羚(非洲中南部)、阿拉伯剑羚、跳羚等其他动物也会感染该病,但是在小的反刍动物上,比如羊,未见有LSDV引发感染的报道。
产奶奶牛危险性最高,发病率 5%-45% ,死亡率一般低于10%。
📣#小程序://猪博士/北牛南养犊牛选购要点/BUeRiKmIiQszDAd
🕖8月21周三晚19:30🕖
👨🏫十二年从业经验分享
☝️点击蓝色链接或小程序预约!

奶牛比肉牛易感。
自然宿主库:野生动物被认为是LSDV的天然宿主(未确切证实)。
实验感染黑斑羚和长颈鹿导致严重的临床疾病导致死亡,说明这些物种不是自然的、长期维持宿主,在良好的条件下可能会受到疾病的威胁。然而,在同一项研究中,年轻的水牛和成年角马(gnu)也被实验性地感染,并没有出现临床反应,也没有显示出随后抗体滴度的上升。在捕获的野生水牛中发现了LSDV抗体,但发病率较低。
在一些报告中,病毒抗体的低血清学患病率被认为表明野生动物并不是该疾病的维持宿主。由于自由的野外生活通常受到来自捕食和疾病的高度选择压力,因此很难阐明它们在LSD流行病学中的确切作用。
该病是病毒性疾病,目前技术是杀不死病毒的。对于患病牛以辅助恢复为主。体况好的牛一个月左右一般都可自行康复。具体措施如下:
1.如果个别牛出现了结节破裂,可以用聚维酮碘,或者紫药水,或者碘酒,进行涂抹。
2.病牛如能正常采食,一般会在一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期间可给病牛多饮黄芪水,饲料以易消化的青干草为主,并在草料上撒健胃散辅助消化恢复,建议少喂玉米精料(生病期间消化能力下降,容易的消化不良胀气积食)。
3.夏季气温高热高湿,建议草料中添加赤乐川冰激灵4.若病牛出现采食低迷,发烧及身体虚弱等症状用(建议):
注射病毒唑注射液或口服阿昔洛韦片40片(3.2克)每天三次。
抗生素可以用青霉素,头孢赛呋钠。以板蓝根和鱼腥草稀释。 并且可以打干扰素。
为了加强牛的体质和恢复可以用维生素C,地塞米松注射(孕牛不用)。
也可以用黄芪多糖给牛喂或饮水。
【版权声明】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