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肉仔鸡呼吸道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可归于种鸡管理、孵化管理和肉仔鸡管理三大方面,他们直接影响新生雏鸡的质量、肉仔鸡抵御呼吸道疾病的能力和肉仔鸡对疫苗的应变能力。

1.防止父母代种鸡感染鸡败血霉形体(MG)和鸡滑膜霉形体(MS)

感染MG和MS的父母代种鸡,会经种蛋垂直传染给商品代雏鸡,如果杜绝MG和MS的危害,则应从父母代种鸡管理上下功夫,做好每个细节,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方法是:①要从无MG和MS的祖代鸡场引进父母代种雏;②要建立健全父母代种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具体措施是每个饲养区应全进全出,区内种鸡应为同一日龄;饲养区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000米以上,防止不同日龄鸡群之间传播疾病;进入饲养区的人员,应实施淋浴和更衣后方可进入;进入饲养区的设备,应实施消毒并应做好计划,提前一周搬进饲养区,在阳光下暴晒;进入饲养区的饲料应实施熏蒸消毒,并停放在料库内1—2天;在制订鸡群周转计划时,要留足冲洗时间和空舍时间;应持之以恒地做好灭鼠工作,防止老鼠传播MG、MS。

2.防止孵化期的缺氧应激

在冬季,国内一些孵化厅为了保持厅内温度,关闭大厅门窗,从而由于缺乏必要的通风取暖设备,使得厅内严重缺氧。如果进行雏鸡解剖,可以看到雏鸡心脏变宽。这样的雏鸡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腹水症。建议使用带有循环热水的中央供风装置,而不用热风炉。

3.防止超量熏蒸雏鸡

人们习惯在出雏期间,加四次福尔马林,每次加250ml或更多。这种加药方法,一次药量太高,对雏鸡呼吸道造成破坏,雏鸡在饲养过程中极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应改变这种做法。建议从10%雏鸡破壳开始,每小时加一次福尔马林,直到破壳结束(不是到拣雏时),每次加100ml福尔马林。

4.防止初生雏卵黄囊感染

(1)防止大肠杆菌经输卵管感染卵黄

种鸡在开产前后,体内发生生理变化,鸡体抗病能力下降,输卵管易受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有的种鸡场在鸡舍内安装喷雾降温装置,该装置在降低舍内温度的同时,也会喷湿产蛋箱内的种蛋,应注意不要喷湿种蛋。在有的孵化厅,种蛋码盘及上车刚结束,职工就急于冲洗工作区域,冲洗水溅到种蛋表面而使种蛋污染上大肠杆菌,建议应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在夏季,由于蛋库内外温差较大,孵化厅内空气相对湿度又很高,种蛋在入孵前常常发生“出汗”现象;建议使用喷洒消毒方法消毒种蛋,而不用熏蒸方法。喷洒消毒的药液配方是:1%双氧水,0.05%过氧乙酸和175ml/kg季胺盐。

(2)种鸡舍和孵化厅的卫生

脏蛋是造成卵黄囊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防止污染种蛋,应加强产蛋箱的管理,保持其洁净、垫草充足;应定时采集种蛋,每日5次,使产蛋箱内最多不得多于5个种蛋,以防止种蛋破损;在开产前后,要加强对母鸡的培训,使其习惯在产蛋箱内产蛋,适时巡视鸡舍,捡起地面蛋,抓起在地面产蛋的母鸡,放进产蛋箱;地面蛋和脏蛋不应当作入孵种蛋。

雏鸡刚破壳时,脐部是开放的,若此时脐部接触到病原菌,则会造成脐部感染,进而造成卵黄囊感染。因此,应注意出雏器和出雏盒的卫生。

5.防止初生雏曲霉菌感染

初生雏感染曲霉菌,在2—3日龄时出现呼吸道病症状,4—9日龄有部分雏鸡死亡,存活的雏鸡生长速度慢。

产蛋箱内的曲霉菌感染种蛋,当种蛋的温度下降时,曲霉菌进入弹壳;被感染的种蛋进入孵化厅后,不断感染新生雏鸡,人们很难将其消除出厅。此外,曲霉菌还有一个进入孵化厅的途径,那就是草质笤帚和棉布木拖把,应将这两种工具拒之厅外。

如果孵化厅内监测到曲霉菌,首先查清曲霉菌进入的途径,设法使外源霉菌不再进入,然后定期彻底清洗消毒孵化厅内环境。在众多消毒药中,双氧水适用于孵化厅的消毒,并对真菌有杀灭的作用。

6.做好肉鸡饲养管理

(1)在注重温度时,应注意通风

建议使用温度定时装置,以兼顾通风与温度这一对矛盾。这一装置,在舍内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启动风机,而在低于设定值时使风机在每10分钟内启动几分钟(这可以根据所需通风量随意设定)。

(2)在冬季育雏时,前1—2周内空气相对湿度都很低(30%—40%),垫料很干,增加湿度的简易做法是,在鸡舍内的火炉上放上水盆,或在火炉上放湿麻袋片。

(3)为肉仔鸡提供洁净、卫生的饮水

建议在饮水中加含氯消毒剂,使饮水中含有3mg/kg有效氯;定时清洗饮水器,使其保持卫生洁净,防止饮水二次污染;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改用乳头饮水器,防止漏水。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