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程度好的猪群,群体免疫力高,疫病抵抗力强。入冬前全面提升猪群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控制常见病。冬春季支原体病、格拉瑟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等呼吸道疫病以及大肠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等消化道疫病高发。生猪患病后,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受损,非洲猪瘟病毒更易通过损伤黏膜侵入。可对生猪进行药物保健以降低病原在猪群中的循环,也可通过疫苗免疫方式提高群体抵抗力。为降低因饲料导致的胃肠道损伤,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减小饲料粒径。
及时淘汰病猪。加大病弱猪淘汰力度,及时将猪群中的易感动物剔除,降低猪群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风险。
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检查每批入库饲料数量、料号、保质期,确保料号和数量正确并在保质期内。查看料槽、料斗,确保不缺料,保证猪只自由采食,仔猪料槽添加最大量不超过料槽容量的1/3,少喂勤添,不饲喂霉变饲料。
饮水:检查储水桶是否按要求消毒,水量是否充足,水嘴是否能正常使用,水管是否有损坏、漏水等现象,每日按压水嘴,检查水压流速是否满足猪只需求,缺水时及时补充。
通风:查看猪舍门窗、风机是否正常,有无贼风情况,防止出现对流风、穿堂风。查看出粪口是否封闭。早晨进入猪舍时通过感受舍内氨气味,判断通风状况。
温湿度:查看猪舍温度、湿度是否满足当前猪群日龄的需求,关注舍内温差大小。
卫生:查看地面是否干净,是否存在粪便堆积、尿水积存的现象,猪栏墙、水管、料槽等部位是否尘土过多,舍内是否有蜘蛛网。
做好环境控制。冬季,规模化猪场做好风机、水帘、门窗等的密封保暖工作,同时在所有进风口加装初效过滤棉,风机口加风机罩,降低春季刮风时病原随风沙进入猪场的风险。保温:冬季在进猪前一天将舍温提升到26℃以上,锅炉水温达到55~65℃。配备足够的地暖面积、散热器、煤炭等燃料,按照猪只体重、日龄保证相应的舍内温度,昼夜温差控制在2~3℃以内。可增加保温措施,舍外北墙封无纺布,门口外设挡风墙,粪口设挡板,封住风机和湿帘口,舍门内设门帘,舍中间设隔离帘,舍内吊顶,备足垫料,弱猪配备烤灯。冬季肥猪销售后,空栏期要把地暖、暖风机、饮水器内的水全部放掉,防止冻坏,下次运行时先加水排气再烧锅炉供暖。通风:冬季舍内应没有氨气味,空气粉尘含量低,通风的风速控制在3m/s以内,舍内温度控制均匀。自然通风的猪舍,冬季开窗时要注意打开所有窗户,打开的大小以人站在舍内窗户前感受不到风速为标准,达到均匀通风,不能打开舍门。机械通风的猪舍,采用排风扇定时抽风,抽风时段保证对温度影响控制在2℃以内。也可开启天窗排风,每小时通风量=猪数×猪只均重×0.65,根据猪舍所需通风量选择风机大小。安装变频温控设备的,不使用定时开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