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感染猪发热。该病以妊娠母猪发热、厌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新生及断奶仔猪高死亡率以及各年龄段尤其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
一、流行特点
蓝耳病可引起猪群多系统病症,繁殖母猪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严重的繁殖障碍,死胎率可达到20%-60%,初生及断乳前仔猪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可高达80%);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并易继发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猪丹毒杆菌等)或病毒感染(狂犬病毒、猪流感、猪圆环病毒2型等),死亡率增加,生长缓慢;育肥猪感染多数发病较温和,但可造成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公猪感染可造成精液品质下降;猪只一旦感染蓝耳病,常可导致长期带毒并持续感染而不断向外排毒,引起本病反复发病且难以根除,甚至出现爆发流行趋势。
二、临床症状
(一)变异株蓝耳病:感染变异株蓝耳病病毒的所有猪,包括仔猪、育肥猪、母猪、公猪等,均表现为高热,体温升高到41-42℃,单吃青饲料,厌食或不食,后期排球样粪便;耳部、口鼻部、后躯及股内侧皮肤发红、淤血、出血斑、丘疹,背部皮肤毛孔出血,眼结膜炎,咳嗽、喘;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转圈运动、抽搐等神经症状。
(二)标准株蓝耳病病毒感染症状表现各种各样,主要包括:
1、母猪主要表现为散发型繁殖障碍,表现为猪场有一定比例的母猪出现早产、流产、产死胎、弱胎、无乳或少乳等。此外,还偶尔出现母猪猝死、高烧等症状。
2、新生仔猪出现高烧、喘、腹式呼吸、眼睑水肿、死亡等;新生仔猪表现正常时,往往在保育阶段仔猪出现各种继发感染,断奶后死亡率增加。在很多猪场,蓝耳病已成为断奶猪健康状况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
3、由于蓝耳病往往易与猪瘟、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等病毒病并发感染,临床需作鉴别诊断;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败血症时,常见急性出血性病变,病猪发烧,死亡迅速,剖检见全身性出血性病变(类似猪瘟);并发弓形体感染时,常引起病猪高烧及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征候群。在临床上表现为用磺胺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有缓解停药后仍复发;并发附红细胞体引起出血、贫血、黄疸等。
三、剖检变化
(一)间质性肺炎,肺部点状出血。肺肿胀、变硬、间质增宽,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支气管充满泡沫或黏液;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明显;部分病猪喉头出血。
(二)部分病猪胃部出血,溃疡,结肠及直肠内充满球状粪便,小肠、大肠严重出血,少数小肠及盲肠肠粘膜上覆有糠麸样物质,剥离后有小的溃疡灶。
(三)脾肿大、有梗死灶。
(四)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有出血点。
(五)部分病死猪肾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出血现象,膀胱有大量出血点。
(六)全身达淋巴结肿大、出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
(七)病程长者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有纤维性沉着。
四蓝耳病的防控方针:
综合防控蓝耳病就是要树立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的理念,避免过分依赖或错误使用疫苗。积极推崇闭群饲养、毒株驯化、多点饲养等方式,结合当今的猪病疫情建立适合本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
1、引种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可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2、消毒
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轮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
3、营养
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4、监测
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
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
淘汰胎次超过8胎以上的母猪,返情有3次的、流产、空怀出现过1次、2次配不上的母猪。
5、防止其他疫病继发感染
特别是蓝耳病继发引起的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的控制。
6、接种疫苗
总的来说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蓝耳病(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蓝耳病(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蓝耳病(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
疫苗免疫(仅供参考):
母猪群的集中免疫在初期3个月1次(每年4次),完全稳定之后改为4个月1次(每年3次),甚至可能过渡到母猪跟胎免疫(每年2次)。
7、中西药联合净化
拌料:5%盐酸土霉素1.5kg/吨+10%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1kg/吨+板青颗粒1kg/吨,使用15天/月,连用3个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