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Mycoplasma)早在1960年代被分离出来,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因为没有细胞壁,与细菌相比,对某些通过分解细胞壁达到抗菌目的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意味着相对细菌而言更加难以治愈。
      支原体感染牛通常会发展为慢性病例,给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欧洲,由肺炎造成的年损失高达 5.76 亿欧元,其中约 1/4 至 1/3 可能与牛支原体(M. bovis)有关(Nicholas, R. et al, 2003)。

M. bovis涉及多种牛只疾病:呼吸道感染、关节炎和耳炎,牛呼吸道疾病(BRD)是其中最主要一种。

与其他肺炎症状类似,M. bovis 肺炎的症状包括:

· 流泪和/或结膜炎

· 发热

· 食欲减退

· 鼻部和眼部分泌物

· 咳嗽

· 呼吸困难

其次是中耳炎,常见于犊牛,通常出生14天后的犊牛就有发病。中耳炎常与与肺炎并发,春季和冬季期间发生率显著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

· 头部摇动或摩擦耳朵(早期)

· 流泪和/或结膜炎

· 发热

· 耳下垂

· 头部倾斜

· 面部麻痹

· 有时鼓膜破裂,可见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

M. bovis也是引起肉牛和奶牛犊牛关节炎主要病原之一,与支原体造成的脓毒血症和支原体通过血液传播到关节密切相关,通常是继发性问题,但在某些群体中可能是 M. bovis 感染的主要症状表现。

支原体除了在牛体内自我繁殖外,在体外也能存活数周,例如,它可以在海绵和牛奶中存活近两个月,在水中超过两周,在稻草中可存活20天。因此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鼻分泌物,血液,胎盘,初乳,污染的环境,污染的牛奶,以及新引入的感染牛只(跨牧场之间传播)等等,如下图所示,牧场可根据情况对常见传播途径的环节逐一排查和控制,例如产房,初乳管理,犊牛牛奶饲喂,饮水消毒,犊牛之间接触和牛舍消毒等。

下面介绍下美国某个牧场的排查案例(参考自Geof Smith,有改动):

1、初乳

每头新产奶牛在分娩时都要进行支原体培养,且每月对大缸进行两次检测,持续监控。

2、产房

目前尽可能保持清洁,但这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感染场所,因为母牛阴道可能潜伏支原体;产犊后大牛鼻腔与犊牛的接触也可能带来传播,目前尚不清楚支原体在犊牛/母牛感染后能持续带毒/排毒多长时间,因此需要持续监控。

3、牛奶

犊牛不可以饲喂抗奶,应尽量饲喂代乳粉。

4、饮水

在水中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并定期清洗管道,持续监控。

5、小牛之间的接触

小牛尽量采取“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牛舍在每批新小牛进入前经过消毒,并空置一周——培养结果常规为阴性,阻止“循环”传播。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