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肉羊养殖需要注意以下技术控制点: 一、饲养管理 调整日粮: 秋季牧草逐渐枯黄,营养价值降低,应适当调整肉羊的日粮配方。增加精饲料的比例,以满足肉羊生长和生产的营养需求。一般来说,精饲料可占日粮的 40% - 50%。 精饲料可选择玉米、豆粕、麸皮等,同时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预混料,以保证肉羊的营养均衡。例如,每只羊每天可饲喂玉米 0.5 - 0.7 千克、豆粕 0.1 - 0.2 千克、麸皮 0.1 - 0.2 千克。 粗饲料可选择青贮玉米、干草等。青贮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可占粗饲料的 60% - 70%。干草可选择苜蓿干草、羊草等,以补充粗饲料的不足。 合理饲喂: 秋季肉羊的采食量增加,应根据肉羊的体重、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饲喂量。一般来说,成年羊每天的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 3% - 4%。 饲喂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每天 2 - 3 次。早晚各饲喂一次精饲料和粗饲料,中午可适当补充一些青绿饲料或干草。 饲喂时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喂霉变、变质的饲料。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以提高肉羊的采食量。 提供充足饮水: 秋季气候干燥,肉羊的饮水量增加。应保证肉羊有充足的清洁饮水,每天至少更换 2 - 3 次饮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度。 饮水温度应适宜,一般为 15℃ - 20℃。冬季可提供温水,以避免肉羊饮用冷水引起消化不良。 在饮水中可添加适量的食盐和矿物质,以补充肉羊体内的盐分和矿物质需求。一般每 100 千克水中可添加食盐 0.5 - 1 千克、矿物质预混料 0.1 - 0.2 千克。 二、疾病防控 疫苗接种: 秋季是肉羊疾病的高发季节,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一般来说,秋季应接种口蹄疫、羊痘、三联四防等疫苗。 疫苗接种时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效果。同时,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疫苗失效。 驱虫: 秋季是肉羊寄生虫病的高发季节,应定期对肉羊进行驱虫。一般来说,秋季可进行两次驱虫,间隔时间为 1 - 2 个月。 驱虫药物可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时应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驱虫效果和肉羊的安全。同时,要注意驱虫后的粪便处理,避免寄生虫的再次感染。 环境卫生: 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羊舍通风良好。一般来说,每天应清理一次羊舍内的粪便,每周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 消毒药物可选择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消毒时应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和肉羊的安全。同时,要注意消毒后的通风换气,避免消毒药物对肉羊造成伤害。 三、繁殖管理 配种准备: 秋季是肉羊的配种季节,应做好配种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种公羊和母羊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无疾病和遗传缺陷。 其次,要对种公羊进行精液品质检查,确保其精液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对母羊进行发情鉴定,掌握其发情规律,以便及时进行配种。 配种管理: 秋季肉羊的配种方式可采用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时,应注意种公羊和母羊的比例,一般为 1:20 - 30。人工授精时,应严格按照人工授精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授精效果和肉羊的安全。 配种后应及时对母羊进行妊娠检查,确定其是否怀孕。一般来说,配种后 18 - 21 天可进行妊娠检查,可采用 B 超检查或直肠检查等方法。 孕期管理: 母羊怀孕后,应加强孕期管理,确保母羊和胎儿的健康。首先,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母羊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其次,要注意母羊的运动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同时,要做好孕期的疾病防控工作,定期对母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在孕期的最后一个月,应适当减少母羊的运动量,避免早产。 四、日常管理 观察羊群: 每天应观察羊群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现羊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粪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要注意观察羊只的行为变化,如发现羊只出现异常行为,如咬毛、舔土、异食癖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分群管理: 根据肉羊的年龄、性别、体重、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等因素,对羊群进行分群管理。一般来说,可分为种公羊群、母羊群、育成羊群和羔羊群等。 分群管理可以便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同时也可以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适时出栏: 秋季是肉羊生长的黄金季节,应根据肉羊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适时出栏。一般来说,肉羊的出栏体重为 30 - 40 千克。 适时出栏可以提高肉羊的养殖效益,同时也可以避免肉羊因过度生长而导致的肉质下降和养殖成本增加。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