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非洲猪瘟之前,中国养猪业对蓝耳病防控的进步在于:
➤ 生物安全体系的强化
因为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体系比防控蓝耳病更严格,尤其是对车辆洗消及空气过滤系统的推广应用,更利于维持蓝耳病稳定或双阴性。
➤ 检测与测序
目前各公司都建立了独立实验室或有合作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故强化了对猪群蓝耳病感染状态的检测,对于专业化的养猪集团而言,对于阳性PRRSV,也会进行测序,以明确感染的毒株类型及猪群的感染状态等。
➤ 明确了蓝耳病稳定或双阴性对成功控制的影响
2018年,蓝耳病大爆发后,平均每头母猪的经济损失可以高达1493元/头母猪,经济损失巨大。非洲猪瘟之后,很多养殖场尝试进行蓝耳病净化,蓝耳病阴性的仔猪苗,药费低、料比低、生长速度快,综合生产成本低。也间接驱动了越来越多的猪场进行蓝耳病的净化或控制。
➤ 放弃了“与蓝共舞”的观点
非洲猪瘟之前,行业特别愿意研讨的话题是如何“与蓝共舞”,但非洲猪瘟之后,尤其是2021年之后,因为猪价持续低迷,对成本控制要求增加,而蓝耳病阳性猪群,生产成绩与成本的防控都不理想。故行业多数的从业者都放弃了“与蓝共舞”的观点,开始从根本上防控蓝耳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