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保疫苗质量
疫苗接种是提升牛防疫质量及提高各类疫病抵抗力的重要举措,能够在牛养殖初期便对多种疫病进行合理防控。市场上疫苗种类较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近年来社会上发生多起因疫苗质量造成牲畜死亡的事件,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在选择疫苗时,要从具备动物疫苗经营许可证的正规生产厂家购买抗原含量较高的合格疫苗,要仔细观察疫苗包装上是否印有齐全的生产批号,切忌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一些“三无”疫苗、过期疫苗。养殖户购买疫苗时要根据近年来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进行类别选择,购买与病毒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如果不能确定疫病种类,就尽量选择多价疫苗进行接种。做好低温运输与贮藏管理(根据疫苗种类及说明书进行保存),在温度为8℃以下的冷藏条件下运输,避免长时间运输存放造成疫苗活性降低,影响免疫效果。长期保存时贮藏温度要控制在-15℃以下,也可保存在8~15℃的温度环境内,尽量要在10d内用完,保证疫苗效价不受影响。
二、疫苗剂量要合理
疫苗注射时要对药剂进行合理搭配,养殖户或兽医工作者在注射时要结合疫苗说明书及牛体重等进行合理剂量选择,使疫苗接种达到最佳免疫效果。对于月龄较小、体重偏轻的犊牛,注射疫苗时可适当减少剂量,避免药剂过量给犊牛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要根据当地实际疫情确定具体免疫剂量,疫病感染程度较严重的区域可适当加大接种剂量,以提高免疫效果,降低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疫病发生几率。但也要注意剂量不可过大,不要超过规定剂量的2倍,避免超剂量接种使牛产生应激反应,致使抵抗力下降,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引发各种疾病,威胁到牛的健康。
三、接种操作要规范
在疫苗制剂使用前要注意检查疫苗保质期,检查疫苗形态是否出现分散、断层或变质等情况,坚决不能使用有问题的疫苗,避免牛群接种存在质量问题的疫苗后造成疫病暴发而出现大量死亡情况。要不断提高当地养殖户的防疫接种技术水平,规范疫苗接种流程,减少免疫操作中的失误,当地专业兽医或相关工作人员尽量深入到养殖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养殖户操作手法正确,减少因操作失误引起的免疫失败。疫苗接种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正确的稀释液进行正确剂量的稀释,摇晃均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正确的免疫途径进行接种,提高接种效果。接种时一般在牛耳根后4指与颈椎下5指处的颈部进行肌肉注射,要保持针头与地面持平后垂直扎针,出现漏液情况的要补注1次,确保免疫成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