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猪蓝耳病对猪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出现病理损害,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部和生殖系统的损害,以及全身性症状。肺部病变包括间质性肺炎、肺泡壁增厚、肺出血、肺水肿等。生殖系统病变包括输精管和卵巢的萎缩、睾丸和卵巢的坏死、流产、早产等。此外,病毒感染还会引起发热、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全身性症状。不同地区、不同发病期其临床症状会有所不同,不同阶段的生猪患病时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仔猪

感染猪蓝耳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75%左右,而对于早产的仔猪,通常在出生数小时内死亡。病猪体温超过40℃、腹式呼吸、喘气急促、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结膜发炎、眼角有分泌物、全身关节胀痛,肌肉发颤、后躯麻痹,导致仔猪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同时身体还会出现分布不均的红斑点,偶发便秘、呕吐,水样状腹泻,死前全身抽搐。1月龄的仔猪患病概率较大,发病后咳嗽不止、呼吸急促,而对于那些抵抗力强的仔猪即使逃过死亡,但会出现发育迟缓、生长缓慢并伴有其他疾病的症状。 

育肥猪

育肥猪发病以后,普遍症状较轻,只会出现发烧、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身体皮肤组织如腹部、双耳背面、边缘呈紫色,若无继发感染,通常不会死亡,若一旦感染其他病菌则死亡率明显升高。 

初产、经产母猪

猪只发病后,持续高烧(40~42℃),精神状态不佳,呼吸较为困难,耳朵后方和腹部等多个组织皮肤发紫,大部分猪只停止进食。若是妊娠母猪患该病,此时极易出现流产、早产的症状,如产下胎儿,多数是死胎、僵尸胎,即使生产时无不良症状,后期也很难存活,而早产母猪在分娩时难产现象多见,产后也易缺乳。 

种公猪

种公猪在患病后,症状不明显,有的则为无症状。一般症状较轻,病期短,但是精液质量大幅下降,导致母猪在交配后的受胎率不高,配种的成功率降低,致使种公猪失去其种用价值。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