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维生素E、左旋肉碱等微量元素对繁殖母猪有何影响?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量元素对母猪及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作用,包括左旋肉碱、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等在能量代谢、发情排卵、胚胎发育、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的功效,为提高种猪繁殖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业农村部批准41家单位申报的10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批准2家单位申报的1种试剂盒注册,批准1家单位

农业农村部发布第901号公告,批准41家单位申报的10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并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同时,批准2家单位申报的口蹄疫病毒O型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注册,以及1家单位的鱼腥草注射液变更注册。公告详细列出了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说明书和标签等内容,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世界兽医日 | 2025年“世界兽医日” ——“动物健康需要团队协作”主题照片征集活动入选作品公布

兽医及相关从业者在提升动物健康、福利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5年世界兽医日主题为“动物健康需要团队协作”,强调跨专业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兽医协会通过主题照片征集活动,展示了团队协作在兽医领域中的关键作用,并加深公众对兽医工作的理解与认可。

30万兽医缺口的背后,有猪场兽医用猪肉抵工资!看一线兽医行业真实现状调查

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和伴侣动物数量增加,兽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2024年全国母猪存栏量、水产品产量及宠物市场规模等数据,探讨了兽医在提升动物健康、福利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作用。同时,指出我国执业兽医缺口达30万人,并详细描述了养猪行业中兽医的就业现状及角色转变,强调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在未来兽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产后高峰期“无效采食”终结者:如何让母猪“吃饱吃好还高产”?

本文探讨了母猪断配率和受孕率与产后高峰期采食量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饲喂模式对母猪生产成绩的影响。通过对比两餐与三餐饲喂模式,发现采用4:2:4的三餐饲喂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母猪采食量,提高断配率和受孕率,同时减少饲料浪费。这对于优化猪场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外购仔猪冬季易发呼吸道疾病?如何防控?

本文详细介绍了外购仔猪在新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呼吸道问题及其预防措施。通过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保持圈舍卫生、控制饲养密度、提供高质量饲料、加强免疫管理、药物治疗和中药辅助,以及进行紧急免疫和病原检测,可以有效减少疾病风险,提升猪群健康。

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多系统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生猪养殖构成严重威胁。文章详细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并提供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与综合预防措施,旨在提升养殖者的防控意识,确保生猪健康生长,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母猪产后打消炎次数几次为好?

本文详细探讨了母猪产后三天的健康管理问题,包括是否需要打针、如何选择抗生素以及如何平衡药物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文章还分析了母猪产后可能出现的子宫炎、乳房炎等问题,并提出了‘一针保健’的解决方案,帮助养猪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母猪应激反应,提升仔猪健康水平。

关于生猪生态养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猪生态养殖的常见模式及创新方法,重点探讨了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养猪模式、猪粪作为肥料种植食用菌的应用、个体庭院式创新型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中的粪便污水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国内外大中型猪场的粪污处理经验,为推动生态养猪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