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春季养猪,有这些注意事项 ↓

本文详细介绍了春季养猪的关键要点,包括温度把控、营养补给、疾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防控,帮助养殖户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提升猪群健康度和养殖效益。

NEWS | 马来西亚暴发非洲猪瘟,超7.6万只猪感染;2024胡润中国500强出炉!牧原、通威、温

本文报道了马来西亚非洲猪瘟疫情的最新情况,涉及超过7.6万只猪感染。同时分析了2024年美国对日本猪肉出口的变化以及国内胡润中国500强中农牧企业的表现。文章还探讨了全国生猪出栏格局的变化,四川领跑,河南反超湖南成为第二,并介绍了大商所引入整车过磅称重提升交割效率的措施。

保育舍主要目标

本文详细探讨了保育舍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工作人员的饲养技能、正确的全进全出管理、猪舍设置、断奶仔猪的品质与分类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饲料和水供应策略提高生产性能。同时,文章强调了对弱势仔猪进行特殊护理的重要性,以确保整个保育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于母猪发情复配的重要性

本文详细探讨了规模化养殖场中母猪繁殖工作的核心环节——复配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操作方法。通过分析发情期、排卵期与配种时机的关系,以及复配模式的选择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准胎率,降低非生产天数和饲养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文章还对配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新研究:越南非瘟疫苗有严重安全性问题

ASFV-G-ΔI177L疫苗由美国农业部基于格鲁吉亚2007毒株开发,通过删除I177L基因制成。该疫苗曾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并在越南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使用的非洲猪瘟疫苗。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该疫苗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包括毒力恢复、遗传不稳定性以及对繁殖性能的负面影响。研究中的三个关键实验揭示了其在孕猪安全、毒力恢复和剂量稀释方面的风险。

加快动物疫苗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改平在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快推动动物疫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从科技创新、产业集约化、监管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强化科产协同,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为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生物安全提供保障。

我国布病感染率首次实现“双降”

文章介绍了各地在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效。宁夏通过‘口罩+手套’行动,提升重点人群防护意识;内蒙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广免疫关键技术并研究新型疫苗;新疆阿克苏地区则分区分类推进集中免疫,确保防控效果。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畜间布病疫情和人间病例均有所下降,防控成效显著。

中丹联合开展生猪养殖产业研讨会

2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共同主办的中丹生猪养殖、生物安全防控和产业管理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聚焦两国生猪产业的养殖、管理和经验交流,并探讨了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动物福利体系及生产标准等内容。中国农业农村部介绍了生猪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数据支撑推动产业稳定发展。同时,专家预测2025年生猪行业将注重提升母猪生产效率,而非单纯增加存栏量,建议通过优化成本控制和及时出栏来应对市场波动。

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

本文详细报道了全球范围内近期发生的非洲猪瘟和禽流感等动物疫情动态,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南非、克罗地亚、匈牙利、意大利等地的非洲猪瘟疫情,以及波兰、匈牙利、德国、美国等国家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此外,还涵盖了口蹄疫、蓝舌病、新大陆螺旋蝇蛆病和羊痘等其他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动物疫情信息。

价差0.3-0.8元/斤,肥猪市场逐渐出圈!热鲜肉消费细分为标猪、肥猪、土猪市场或是趋势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肥猪市场的崛起及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口感优势、出肉率高以及供需关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广东地区生猪市场的发展趋势,涉及标猪、肥猪和土猪的市场细分,并指出未来生猪产业将向多元化和高品质方向发展,企业需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