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月,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全国均价涨至2240元/吨。受华北降水偏多导致收割推迟影响,当地玉米品质不佳,市场需求转向东北玉米,采购积极性上升。生猪养殖规模维持高位,饲料消费同比去年增加165万吨,玉米消费维持高位,但由于供大于求导致猪价持续弱势运行,亏损176元/头,饲料消费后续增长乏力,工业饲料总产量较上月下降4.2%,预计后续玉米饲用消费下降。需求旺季及备货拉动,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向好,加工利润先升后降,玉米消费量预计维持增长。预计后续玉米价格仍将维持强势,但消费端增长力度有限,限制玉米价格上行空间。
新粮上市 价格止跌回升
玉米价格止跌回升。10月中旬之后,郑州、牡丹江、沈阳、徐州四地国标二等玉米价格整体呈现回落后小幅上涨走势。截至11月14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24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0元/吨。具体来看,郑州二等玉米价格自10月中旬的2160元/吨逐步回升至11月中旬的2230元/吨;牡丹江二等玉米价格波动不大,本月在2000元/吨的价格平稳运行;沈阳二等玉米价格从2050元/吨上涨至2100元/吨;徐州二等玉米价格小幅下降,从10月中旬的2260元/吨下降至11月中旬的2240元/吨。
玉米价格回升源于供需共振与市场情绪驱动。从需求端来看,目前下游各环节库存均处于偏低水平,11月下半月至12月份属于养殖旺季,叠加华北地区优质玉米稀缺,饲料企业集中补充东北优质玉米,拉动价格。同时淀粉、乙醇等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升,玉米工业需求持续释放。从供应端来看,在无异常天气出现的前提下,东北产区基层农户及贸易商的惜售情绪将持续存在,叠加贸易商囤货情绪升温,共同推动价格上行。受需求支撑,预计价格涨势或延续至12月中上旬。12月中下旬吉林、黑龙江或集中上量,价格或小幅回调,但上涨趋势暂难改变。
小麦玉米价差扩大。当期,玉米与小麦价差维持在200~300元/吨区间,较上月小幅扩大,小麦价格对玉米价格压制力减轻。
10月至11月,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呈现“期现共振回升、基差深度修复”的格局。期货端,结算价从低位持续走高,从2128元/吨涨至2179元/吨,反映市场对玉米远期价格的乐观预期显著升温;现货端,大连港平舱价与全国现货平均价同步回升,港口及全国范围内现货交投活跃度大幅提升,价格跟随期货形成明确上行趋势。基差方面,大连港基差从深度贴水区间快速收窄,现货市场的强势崛起,期现联动性在这一阶段持续增强。
生猪养殖亏损
饲料需求走弱
10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2907万吨,较上月减少4.2%,较上年同期增长6.0%。分产品来看,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环比分别下降4.0%和5.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环比下降12.9%。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同比分别增长6.0%和5.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保持不变。
当期我国毛猪出栏均价11.96元/公斤。由于猪肉供应宽松,10月之后,生猪价格(外三元)呈现冲高回调趋势,价格一度跌至近11元/千克的低位区间,后续虽有小幅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弱势运行状态,反映出生猪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售价缺乏上涨动力。同期,生猪养殖利润陷入深度亏损且波动加剧的局面,头均效益亏损176元,在负值区间持续震荡。这种利润表现主要源于生猪售价的低迷,挤压了养殖利润空间。
产品消费增加
加工利润先升后降
需求回暖,玉米消耗增加。10~11月,全国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环比上月呈现增长态势:主要深加工企业消费量大幅回升,玉米淀粉企业稳步增长,酒精企业小幅上行,氨基酸企业基本平稳。截至11月14日,全国126家主要玉米深加工企业单周消耗玉米125.86万吨,环比上月增加约15万吨。玉米淀粉加工企业消耗玉米63.19万吨,环比上月增加约5万吨;酒精企业消耗42.44万吨,环比上月增加约10万吨;氨基酸企业消耗20.23万吨,环比上月基本持平。核心驱动因素源于多方面:四季度消费旺季来临,叠加春节备货周期启动,食品、化工等下游行业需求集中释放,带动主要深加工企业加大采购力度;淀粉企业受加工利润回升及开工率提升支撑,玉米消耗量持续增加;酒精企业受益于白酒消费旺季备货与工业酒精需求增长,消费量温和上行。同时,新季玉米上市供应充足、库存去化顺畅,为企业采购提供保障,进一步助推消费增长。
10月至11月中旬,玉米淀粉企业开工率呈现持续上升并维持高位的态势。这一走势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原料端,2025年新玉米集中上市、价格较低,为企业满产开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利润与需求端,叠加玉米淀粉利润处于较好区间,四季度下游食品、化工等行业进入生产旺季,淀粉需求增长,企业为满足订单、抢占市场而提升开工率;行业与政策端,四季度企业生产节奏未受明显干扰,市场竞争也进一步促使企业维持较高开工水平以巩固份额。整体而言,这一阶段开工率的高位运行,是原料保障、利润刺激、需求拉动及行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反映出行业在该时段的生产积极性显著较高。
玉米深加工效益波动明显。11月,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淀粉、玉米乙醇)利润普遍环比下降,但较2024年同期有轻微改善。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玉米淀粉利润先上涨再回落,河北利润由70元/吨上涨至近110元/吨,山东由60元/吨回落至40元/吨。玉米乙醇方面,河南玉米乙醇加工利润从10月的220元/吨下降至约-300元/吨,黑龙江从60元/吨下降至约-220元/吨;玉米深加工利润的波动是原料成本、产品售价、供需关系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料端,黑龙江、吉林主产区新玉米上市节奏引发价格起伏,河北、山东非主产区的原料调运成本随主产区行情和物流费用波动;产品端,淀粉下游食品等行业需求淡旺季切换直接影响售价,进而左右利润空间。
文章来源:猪好多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