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猪价亮了一下,但进入11月以后就又跌进深渊了。
因为11月和市场预期的不太一样,消费没增,腌腊也没抬头,所以猪价一路下行,一直在12元/公斤以下徘徊,养殖业继续亏损。
昨天我们还说到生猪压力实在不小,而出路也只剩下一条,那就是去产能。
而突然就平地一声雷,官方发布了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的数据,显示生猪产能已降至4000万头以下。
虽然说我们之前分析,6到9月的去化速度挺慢,但是到10月份估计要加速了。
因为一方面是饲料产量环比下降了。
当然饲料产能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也不排除就有能繁母猪减产的因素。
另一方面就是10月份猪价出现了深跌。
深跌对应的就是深亏,深亏对应的就是产能加速淘汰。
所以10月产能去化加速是有预期的,只是突然降到了4000万头以下,这个确实没想到。
相信这个数据一出来,市场肯定是平地惊雷。
之前的目标是在原有的生猪产能的基础上再调减100万头,到2025年末降至3900万头,按照当前这个速度,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所以能不激动吗?
那是不是猪价就有望上涨了呢?
首先说这个生猪产能下降决定的是10个月以后的生猪供应,而不是当前的,当前的猪早就生出来了,所以只能靠消费去硬消化。
但消费的情况再说就是车轱辘话了,主要就是2个:
一个是年底的消费提升;
一个就是腌腊灌肠等集中消费。
今年猪肉价格便宜,消费量可能会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同样年前理论出栏也同比增加,所以很可能是供需双增的对冲局面。
另一方面,产能下降虽然利好,但猪并不一定就会少多少。
因为经过上一轮淘汰后,母猪效应明显提升了,部分猪企PSY达到了27到28头。
另外,从11月猪价情况来看,大部分时间都处于12元/公斤以下,养殖户仍大面积亏损,所以理论上11月的去化会进一步提升。
但是10月的数据公布以后,市场肯定要有反应,不排除部分养殖企业存在风停了、雨停了,觉得自己又行了的心理,又开始着急补栏了。
所以这个产能能不能保持住,这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这主要影响的是明年的事了,今年的行情继续维持原来状态,供应是固定的,至于猪价能维持在什么水平,就看消费的力度和压栏的情况了。
但大概率都是不及预期的,所以还是维持原来的看法,在6字头区间徘徊是大概率事件。
文章来源:猪好多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