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仔猪市场行情出现显著反转,价格大幅攀升,7公斤仔猪均价已达207.19元/头,较10月中旬上涨超过25%。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部分区域仔猪价格已涨至240元/头,短短一个月内涨幅高达26%,市场行情从9月份的“百元贱卖无人要”快速转变为“高攀不起”,变化之快超出预期。

01 仔猪价格反转超预期

11月10日,华南、西南以及华东、华中多个省份6kg仔猪报价已达240元/头,较10月中旬190-210元/头的报价,已经上涨30-50元/头,最高涨幅已达26.3%。市场统计数据也显示,华南地区7kg仔猪报价已涨至240元/头,全国多地报价普遍在190-220元/头,周涨幅已达50元/头。

回顾9-10月行情,仔猪市场曾陷入极度低迷,价格甚至呈现“腰斩式”暴跌。据某地养殖户反映,三季度7公斤仔猪报价一度曾跌到160元/头,跌幅达90元/头,更有部分集团养殖场为实现资金回笼,甚至以120元/头的低价抛售仔猪,市场情绪一度悲观。

然而,自10月下旬起,国内仔猪市场开始了止跌反弹模式,不到四周时间,仔猪价格已经累计上涨50元/头,节奏之快、幅度之大,实属罕见。据一位仔猪中介商透露,11月初的时候,他们卖给安徽客户的7公斤仔猪价格区间已经在200-220元了,顶级的可以卖240元”。

02 推动仔猪价格上涨的三大因素

1、生猪价格回暖,带动补栏情绪回升

11月13日,全国标准生猪价格报11.74元/公斤,尽管仍处低位,但是10月下旬以来,受二育入场影响、养殖场刻意挺价等因素影响,猪价已经出现反弹迹象。随着生猪价格的企稳,养殖端对后市预期亦有所改善,补栏意愿增强,对仔猪的采购情绪也不再谨慎,仔猪成交量增加,明显提振了仔猪价格。

2、集团场自留量增加,市场供应收紧

前期仔猪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国内主要生猪集团场销售仔猪普遍陷入亏损。据了解,部分企业每销售一头仔猪,成本与售价差值可达60-80元。为了减少损失,多家养殖企业自10月下旬开始,纷纷调整销售策略,加大仔猪自留比例,用于后续育肥,试图通过延长养殖周期,来等待更高的生猪价格。这样一来,市场上流通的仔猪数量明显减少,在需求回暖的同时,进一步推高了仔猪价格。

3、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资金入场提前布局后市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035万头,同比减少28万头,环比减少9万头。尽管降幅有限,但同比减少27万头的数据,还是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按照生猪约10个月的繁殖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意味着2026年6月生猪出栏量将同比减少,猪价也有望迎来上涨契机。受此影响,部分补栏资金开始迅速涌入市场,有力推动了仔猪价格的快速上扬。

03 展望后市

近两日大猪价格松动引发市场悲观情绪,部分养殖端提前出栏操作增多,前期补栏的二育猪源开始陆续出栏,进一步推高了供应量;另外,随着季节转换气温波动加剧,多地猪场疫病现象增多,部分地区养殖端出现恐慌性抛售。

预计本月下旬市场供应压力较大。一方面,本月上旬部分区域集团企业月度生猪出栏计划完成率偏慢,生猪供应压力将后移至中下旬阶段;另一方面,此前二次育肥猪源将在本月下旬至下月上旬集中上市,可能形成短时供应高峰。而猪肉消费端,因气温偏高及经济因素影响,南方腌腊需求启动延迟,终端屠企开工率较往年同期明显偏低,消费疲软难以消化当前供应压力。

在供需双向利空因素影响下,短期内猪价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本月下旬至下月上旬随着气温下降腌腊消费存在增量预期,但与此同时也是生猪供应高峰阶段,供应增量可能远超消费增量,季节性消费行情或难对猪价形成明显的支撑。

虽然生猪价格走弱,但仔猪市场依然存看好预期。

从供应端而言,集团场因亏损而产生的惜售情绪短期内难以完全缓解。多数养殖集团仍有自留计划,仔猪供应减少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性改变。从需求端来看,据市场统计,11月生猪计划出栏量环比减少4.95%,并且养殖端还有逢低补栏的需求,因春节是在2026年的2月份,当前补栏标猪可在春节前达到大猪体重,因此综合来看,生猪价格还有上涨机会,这将进一步支撑仔猪采购需求,对仔猪价格形成持续支撑。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凌汶)、证券时报网、网络等综合整理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