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君,仔猪已至220,肥猪也在破5的边缘,这种局势下,山东的放养模式有什么影响?不远的未来有什么发展趋势?一起聊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备注有必要加一下,免得被喷,哈哈)
一仔猪价格回落的底层逻辑
当前仔猪价格持续回落至低位,主要源于生猪市场供过于求,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于警戒线3.5%,且当下的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不少猪场PSY增至30头,甚至更多),导致仔猪供应充足;同时,终端生猪价格跌入5块钱的区间,养殖端普遍亏损,抑制补栏需求;
二对放养模式的直接影响
1 成本端利好:低价仔猪降低入场门槛
仔猪是山东放养模式下的核心成本之一,价格回落直接降低育肥环节的初始投入;对于放养团队而言,若生猪价格未来反弹,当前低价补栏可锁定成本优势;
2 收益端承压:育肥利润空间压缩
尽管仔猪成本下降,但生猪价格同步低迷,导致“仔猪低价+生猪低价”的双重挤压;当前出栏肥猪,外购仔猪的每头亏损200-300元,放养团队若无法通过规模效应或成本控制对冲生猪价格下跌,补栏积极性将受限;
3 行业分化加剧:中小放养主体面临出清风险
中小放养团队因资金链脆弱、抗风险能力差,在生猪亏损的压力下,可能被迫退出市场;而规模化放养企业凭借稳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如饲料采购、管理效率,产品议价能力等),更有可能逆势补栏,进一步整合资源;
三放养模式的“蓄力”特征与未来趋势
1 短期:以“去产能”为主,蓄力节奏放缓
当前行业处于“猪企集体去产能”阶段,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调减,顺利的话,仔猪供应过剩的局面或会逐步缓解,放养公司短期更倾向于控制存栏、优化种群,而非大规模扩张,蓄力过程以“增效降本”为核心;
2 中期:低价周期或成“蓄力窗口期”
从市场价格周期看,仔猪价格预计在2025年底触底后缓慢回升,放养公司若在此时通过低价补栏积累育肥猪源,待2026年生猪价格随产能调减反弹时,可实现利润释放,历史数据显示,放养企业价格预期波动较小、策略更贴合长期趋势,其“蓄力”主要体现在对周期拐点的预判和低成本库存的积累;
3 长期:规模化与专业化成为蓄力方向
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放养模式将从“散户主导”转向“企业化运作”,头部放养公司可能通过与饲料端、屠宰端合作,构建全产业链成本优势,同时利用期货等工具对冲价格风险,实现“蓄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
四结论:放养模式处于“被动蓄力”阶段
仔猪价格回落为放养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补栏的机会,但生猪价格低迷和行业去产能压力限制了蓄力力度;当前放养主体更多采取“谨慎观望+局部补栏”策略,蓄力节奏与产能去化进度、消费复苏强度直接挂钩;同时,这个冬天的疫情,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
【版权声明】来源:劝君莫养猪。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