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备母猪对猪场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新鲜血液”,同时也是实现种群正常更替和批次均衡满负荷生产的基本保证。一般猪场批次配种中,要求有8-10%的后备猪参与。自从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要求做到极致,网格化管理,减少人员、猪群流动,减少猪之间的接触,使后备母猪的培育流程,免疫驯化管理,初情期诱导等重要的生产工作出现变形甚至简化,严重影响了后备母猪的利用率与参配日龄。据了解,目前行业内后备母猪的平均利用率只有70%左右,严重影响种群正常更替及后续的配种数。影响后备母猪的利用率的因素主要是健康管理和情期管理,健康管理主要涉及静默观察、抗原抗体监测、免疫、驯化及药物干预。情期管理主要涉及情期档案建立、初情期诱导、批次进群、激素处理等。
所谓后备母猪的初情期,是指后备母猪第一次有成熟的卵泡发育、排卵并形成黄体的时间,期间还有明显的阴户红肿、粘液等。后备母猪初情期一般在160-220天龄之间。初情期出现的越早对后备猪的配种率、产仔数、3胎在群率都有积极影响【1】。影响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种、营养、健康度、环控、公猪刺激等【2】。本文主要就后备母猪初情期诱导做一论述。
1.后备母猪初情期诱导的定义
在特定的时间(一般在170日龄以后),生产人员通过公猪、经验技术手段诱发后备母猪的生理机制,使后备母猪生平第一次出现发情,有正常的卵泡发育、排卵并进入正常的发情周期。
2.诱情目标
通过连续诱情5周,出现85-90%的初情率,并让后备母猪在配种时达到135-150kg,230-250日龄,第二或第三情期配种的生产目标。
3.诱情操作
3.1时间
一般推荐在后备母猪24周龄开始诱情,在此之前完成个体耳排确定,个体信息录入工作。要及时建立情期档案,主要包括后备母猪群头数、当前日龄、发情日龄、初情率、发情1次比例、发情2次比例、栏位分布等。
3.2诱情方式和流程
每天诱情2次,每次每头后备与公猪接触不低于30秒钟,大栏中公猪每栏刺激5-10分钟。目前猪场一般有2种初情期诱导方式,一种是赶公猪进入后备母猪栏进行诱情;另外一种是新式体系场做的在后备母猪舍设立一个专门的公猪诱情区,这种系统中间是可放置公猪的限位栏,两边是放置后备母猪的大栏,把后备母猪赶入大栏进行诱情刺激,同时也会放一些公猪进入大栏加强刺激。就具体诱情操作而言,主要是以下步骤。
3.2.1公猪先刺激
选用性欲好,善于沟通的公猪。先把躺着的母猪赶起来,让公猪与每头母猪进行直接接触,最好让公母猪口鼻接触,每头母猪保证不少于30秒钟的刺激时间。在此期间注意个别未处在情期的后备母猪可能会攻击公猪,注意及时干预,以免伤及猪只。需要注意的是在诱情前1小时内,不应让母猪接触公猪,防止出现“性不应”现象。
3.2.2人员刺激
有耐心,责任心和经验的员工进行,注意处在情期的后备母猪对公猪更感兴趣,先检查公猪身旁的母猪。不管母猪有无发情,对每头母猪都要进行抚摸、压背刺激。对有发情迹象的母猪重点刺激,刺激力度由轻到重。
3.2.3发情判定
观察母猪的精神行为表现以及外阴颜色、黏膜、分泌物等,发情或者静立猪只进行相应标记。需要注意的是与断奶母猪相比,后备初情期发情阴户变化更明显,但后备静立时间短且不易观察,后备母猪发情持续时间更短(40.8小时VS 48.5小时)。【3】。所以在诱情过程中刺激不能过早放弃,以免漏过静立反应的猪。
3.2.4更换公猪
公猪的使用时间是1小时,1小时后公猪的诱情能力就会直线下降,所以每1h就要进行公猪的更换,保证诱情能力。
3.2.5诱情习惯
在猪场生产中,选择在喂料1小时后进行,此时猪既没有饥饿感,又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利于诱情。而且需要养成习惯,每天定时定人诱情。
3.2.6发情猪集中管理
一旦后备母猪出现初情期,就要把出现初情期的母猪集中统一管理。一方面是方便未发情母猪的诱情,另一方面是已发情的母猪可以按发情时间进行批次进群。
3.3诱情公猪的选择
公猪是后备母猪出现初情期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有计划地诱情公猪饲养管理和更替,是后备母猪初情期诱导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年龄大于10个月小于1岁半,唾液泡沫丰富、好动、精力足、善于交流、性欲好的公猪。公猪性欲对诱情的结果有显著影响,连续性40天诱情,性欲好的公猪比性欲差的公猪,初情率提升19%,初情期日龄提前15天【4】。从生产实践中可以发现,同等条件下一般杜洛克公猪的诱情能力优于白公猪。诱情公猪饲养在母猪舍,一般不会饲喂专门的公猪料,所以要注意营养平衡问题,公猪忌肥。诱情公猪要定期采精或本交(1周1次),以维持其正常的性欲。需要配备多头诱情公猪以方便每1小时轮换。诱情公猪是猪场中与其他猪只接触频率最高的动物,所以为了内部生物安全,需要每周2次检测非洲猪瘟核酸。
在非瘟肆虐的大背景下,猪场在一些特定的时期不敢使用公猪,想要进行配种生产的话可以使用公猪信息素替代公猪进行日常的查情诱情工作。据报道,含有雄烯酮、雄烯醇、喹啉的新型三分子公猪信息素,可最大化的诱导母猪出现性行为反应【5】。新型三分子公猪信息素28天诱情法,可显著提升后备母猪的初情率和静立比例,让后备母猪更早发情【6】。
4.影响诱情效果的其他因素
4.1健康度
健康是后备母猪初情期管理的基础。猪场应制定科学的引种规划,为避免频繁引种而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需一次引进3个月的后备母猪,集中在80-140日龄之间,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隔离、驯化管理、免疫和抗原抗体检测工作。隔离舍需离基础群100m以上,有单独的人员物资进出消毒通道,由专人饲养管理。如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及时药物干预。
4.2环控
后备猪诱情期饲养密度大于1.25m2/头,如果是大栏饲养,每栏放置大后备猪不超过20头。室温控制在20-22℃。空气质量方面,二氧化碳<1500PPM,氨气<20ppm,硫化氢<5ppm,糟糕的空气质量会带来健康度及性成熟延迟等问题。
4.3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线太暗会抑制性成熟,照明时间太长没用甚至有负面影响。
4.4膘情
膘情管理是后备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进行1次后备母猪的膘情评分工作,根据评分结果调整饲喂量,控制后备母猪的膘情在3-3.5分之间。
5.超期不发情后备母猪的处理
非瘟背景下,由于静默生产,生产流程不合理,不敢使用诱情公猪等原因,使得猪场累计了很多超期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影响了后备母猪的开配日龄和入群率,超期母猪的处理是这些后备母猪情期管理的最后一环。需要注意的是,后备母猪的管理重点是前期诱情管理部分,即如何科学的诱情以减少超期母猪出现。
出现超期后备的具体原因有很多(表1),由于猪场是流水化和群体化管理,所以建议对超期不发情母猪集中连续饲喂烯丙孕素18天处理,期间注意膘情调控至3.5分,停喂后24小时肌注前列腺素,7天内发情配种,7天后还未发情,肌注PG600,7天内发情配种,在此期间加强公猪诱情刺激,7天后不发情坚决淘汰。
6.小结
后备母猪初情期对后备母猪的终生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1】,公猪诱情对后备母猪初情期的结果与公猪诱情开始时母猪和公猪的年龄、公猪接触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后备母猪和公猪之间接触的方式有关。每天暴露于成熟、性欲好的轮换公猪前,诱情效果将会最大化。要注意健康度、环控、膘情等因素的影响。猪场管理者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备母猪诱情管理措施,使后备母猪多发情早发情,让后备母猪的利用最大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