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猪价呈现破位下行态势,全国外三元标猪均价从9月中旬的13.8元/公斤骤降至11.0元/公斤附近,月内跌幅超过2.8元/公斤。本轮下跌主因供需严重错配。
更严峻的是,行业预警显示,基于当前能繁母猪存栏测算,2026年猪肉过剩量可能高达1590万吨,接近全国3个月消费量。为触发产能实质性去化,猪价或需跌至5-5.5元/斤的“去产能阈值”,行业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猪价破位下行,月内跌幅超2.8元/公斤
根据中国养猪网数据,10月9日全国外三元标猪出栏均价为11.53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14元/公斤,延续了近一个月以来的下行趋势。猪价自9月9日13.8元/公斤的高位持续走弱,虽偶有企稳,但整体跌势未改,目前已回落至约11.0元/公斤的区间低位,月内累计跌幅超过2.8元/公斤,反映出市场情绪持续偏弱。
从数据了解,2025年下半年以来,猪价呈现惯性下跌的走势,而且,市场表现呈现“越跌越猛”的局面!进入10月初,目前,标猪报价跌至11.53元/公斤,市场呈现破位下跌的走势,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在于产销呈现错配的局面!
供应端:
①、基于去年末母猪存栏处于高位,传统“金九银十”月份,适重标猪产能进入集中释放阶段,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②、受官方政策性因素影响,产能去化的大背景下,国内主流头部猪企纷纷减重出栏,市场缺乏压栏信心;
③、受生猪跨地区运输受限,北方地区中大猪外销不畅,而本地需求承接不足,中大猪价格走弱,标肥猪价缺乏价差,养殖端压栏缺乏性价比,加剧了产能出栏的节奏;
④、由于官方不鼓励二次育肥现象,而按照今年以来母猪存栏数据,主流观点认为,四季度供应仍将面临严峻过剩的压力,市场对于猪价前景信心不足,二育缺乏支撑,进一步增加标猪过剩的基本面!

需求端:
①、传统“金九银十”月份,国内消费需求缓慢回升,但是,由于饮食习惯的变化,传统销区受副高持续控制,高温天气持续发酵,需求表现不及预期;
②,节日需求跟进一般,居民外出旅游热度偏弱,尤其是,华西秋雨影响下,农户秋收难度较高,很多居民放弃休假,返乡忙着收秋,需求支撑有限!
③、市场替代消费增多,牛羊肉以及禽肉、水产供应充足,居民采购猪肉的刚需一般!
因此,在供需基本面偏空下,猪价呈现超预期下跌的走势,短期内,市场或将维持震荡走低的局面!不过,随着标猪均价下跌,养殖亏损压力逐步加大,市场存在扛价的心态,且,南北地区气温或将逐步回落,居民消费热度或将逐步修复,市场对于中大猪需求或将改善!后市猪价存在筑底回升的机会!
2026年恐跌破成本线?
面对已经相当惨淡的当前市场,更令人担忧的是,多个数据分析指出,2026年的猪价可能会更加低迷。有分析认为,2026年猪价可能跌至5-5.5元/斤。
这一预测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当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约4000万头,远超行业供需平衡所需的3500万头。
通过精确计算,4000万头母猪的产能将生产出6840万吨猪肉,而2026年的预计需求只有5250万吨,这意味着将有高达1590万吨的过剩猪肉。这一供需差接近全国近3个月的猪肉总消费量。
为什么猪价必须跌到5-5.5元/斤如此低的水平?分析指出,这是由成本线决定的“去产能阈值”。
当前集团化猪场养殖成本约6元/斤,只有猪价跌到5-5.5元/斤,让行业连续亏损3-5个月,才能逼出“真去产能”。
【版权声明】来源:猪好多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