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水疱病作为一种对生猪产业威胁较大的传染病,再次进入养殖户视野。它不仅会导致生猪生长受阻、产能下降,还可能因症状与其他疫病相似而延误防控,给养殖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猪水疱病,掌握科学防控要点。

一、猪水疱病是什么?

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仅感染猪(包括家猪、野猪),人偶尔可感染但症状较轻。其核心特征是在猪的蹄部、口腔黏膜、鼻端、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溃疡,导致猪疼痛难忍、行走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因蹄壳脱落无法站立。

二、易混淆?分清这两个关键区别

猪水疱病的症状与口蹄疫相似,很多养殖户容易混淆,但二者防控措施差异极大,必须精准区分:

感染范围不同:口蹄疫可感染猪、牛、羊等多种偶蹄动物,而猪水疱病仅感染猪。

政府管控力度不同:口蹄疫是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发现后需立即上报并启动强制扑杀、无害化处理;猪水疱病为二类动物疫病,虽管控稍缓,但仍需严格按规范处置。

三、养殖场该如何防控?

1. 严格门禁,切断传播源:禁止外来车辆、人员随意进入养殖场,必要时需经过消毒(车辆轮胎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人员换衣、洗手并经过消毒通道);新引进的猪必须隔离观察21天以上,确认健康后再混群。

2.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食槽、饮水器等进行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每周至少1-2次;粪便、污水需集中无害化处理(如堆积发酵),避免污染环境。

3. 加强监测,早发现早处理:日常观察猪的精神状态、食欲及蹄部、口腔情况,若发现猪出现水疱、跛行、体温升高等症状,立即隔离病猪,并联系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确诊后需按规定扑杀病猪及同群猪,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并对养殖场全面消毒。

4. 提升猪群抵抗力: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饲料霉变;保持猪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减少应激(如避免高密度养殖、突然更换饲料),增强猪群自身免疫力。

猪水疱病虽危害不小,但只要做好“防输入、强消毒、早监测”,就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养殖户朋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掉以轻心,守护好自己的养殖成果!

如果觉得这篇指南有用,欢迎转发给身边的养猪人,一起筑牢生猪疫病防控防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