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同途径蓝耳病病毒(PRRSV)感染剂量如何?
答:(1)伤口和血液途径感染:约 20 个病毒粒子(混群打架、 注射针头、剪牙断尾等)。
(2)鼻腔吸入途径感染:约 1000 个病毒粒子(空气、粉尘等携带)。(3)口腔摄入途径感染:约 20 万个病毒粒子(饲料、饮水等)。
2 、PRRSV 侵入机体后如何造成猪只发病?
答:通过呼吸道、生殖道、伤口等途径侵入机体→在黏膜、肺脏、 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内复制→病毒增殖进入高峰期,诱导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破碎、崩解→病毒进入血液循环,产生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液及淋巴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巨噬细胞内→造成全身淋巴结肿大和相关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炎症反应(间质性肺炎→ 呼吸困难、咳喘等)、组织损伤(胎盘结构损伤导致流产发生)、免疫器官功能受损(易发生细菌继发感染)。
3、PRRSV 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有哪些?
答:猪肺脏、扁桃体和全身淋巴结是最重要的靶器官。
4、猪只感染 PRRSV 有哪几个时期?
答:主要分为 4 个时期(如图)。PRRS有一个特性,会自己净化。
(1)潜伏期。已经感染病毒,但没有马上出现症状(最长 5 天)。
(2)前驱期。病毒感染之后扩散到肺脏和淋巴组织中的复制部位,开始出现病毒血症,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但还未出现典型疾病特征(高烧、流产、呼吸困难等)。
(3)发病期。随着病猪体内病毒血症升高,可逐渐观察到临床症状,包括精神沉郁、发烧、采食量下降、流产。随时间的推移血液中病毒滴度下降,大多数猪在感染后 21-28 天病毒血症消失。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病毒载量高低与感染日龄有关,幼龄仔猪感染后病毒滴度更高、病毒血症和排毒期更长。从病毒血症结束即进入转归期(康复期)或死亡。
(4)康复期或转归期。临床症状基本结束,组织中的病毒复制及排毒逐渐减少,从排毒结束到病毒被彻底清除为止。
5 、PRRSV 排毒时间,在不同组织中有何区别?
答:研究表明,PRRSV 各种途径的最长排毒时间:病毒血症(成年猪 11 天、仔猪 35 天),鼻腔分泌物 21 天,唾液 42 天,尿液 28 天,精液 92 天,粪便小于 35 天,扁桃体 175 天,肺脏/淋巴结至少 200 天。
从中兽医角度来看,猪感染 PRRSV是外邪入侵、免疫低下所致,因其外部湿气不断积聚体内,导致肺气不宣,阴阳失调,从而发生该病。因此,以“增免解毒”、“清热燥湿”、“补益肺卫”作为主要对策,可做到标本兼治。芪板青颗粒以黄芪、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甘草为主要成分,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脱毒排脓、扶正祛邪等功效;板蓝根和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功效;蒲公英和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炎、保肝利胆、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甘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保肝等多重功效。而近期研究发现,泰万菌素可起到抗PRRSV的作用,适用于PRRS治疗。泰万菌素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抑制PRRSV在巨噬细胞中的复制,缩短病毒血症周期,减轻临床症状,加快猪群体内PRRSV抗体的生成并减缓抗体下降,同时还可通过降低母猪流产率,提高产健康仔猪数,以及改善母猪、仔猪病毒血症等,达到控制病毒垂直传播的目的。单月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是一种中链脂肪酸(MCFAs),在动物生产中具有抑菌、抗病毒、营养和改善生产性能的作用。GML可以通过结合生物膜,影响细菌代谢,达到抑菌的作用;对流感、泡状口腔炎、口腔炎和呼吸系统多核体病毒增殖有抑制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