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为防范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全国能繁母猪需再调减约100万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

同时,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多。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如果不及时调控可能会导致猪价消费旺季不旺,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节后生猪养殖可能会出现亏损。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随着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和猪肉消费增长趋缓,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依然存在。8月第1周猪价已降至每公斤14.53元、同比下降28.1%。为此,农业农村部会商研判,将实施有效的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全国需要再调减约100万头产能,能繁母猪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引导生猪龙头企业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低质低效产能,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避免盲目扩张“拼规模”,降低后期生猪供过于求的市场风险,保障生猪价格和养殖收益的稳定。
政策调控影响中长期猪价某农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距离“金九银十”尚有一段时间,猪肉消费淡季持续或令猪价持续震荡,下行压力犹在。政策积极保持长期调控方向,使得生猪行业有望朝着自律—监管加强—纠偏—稳定的方向运行,行业有望从出栏增长逻辑往价值方向回归,具备成本与资金优势的头部猪企更为受益。“短期来看,生猪市场近期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出栏压力,对价格方面也将产生一定影响。基于当前阶段情况,行业产能调控持续性或较强,保猪价可能是一个长期任务。中长期生猪价格主要受到产能变化的影响,如果产能去化幅度较大,远期价格或具备走强空间,因此要观察政策的持续性和落地效果。”上述农业分析师说。本轮猪周期为第六轮周期,相比过往几轮周期,本轮周期至今呈现周期缩短、短期波动加剧、产能韧性偏强、旺季不旺或淡季不淡的特征。供需格局方面,由于消费缓步复苏,而猪肉供给相对充足,供强需弱的格局显著。“本轮猪周期与过去五轮周期相比,过往的许多经验无法直接套用。本轮周期内的价格高低点波动已经不那么明显,使得猪价波动不再是影响养殖企业盈利空间的核心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成本管控能力。消费市场与过去相比也有明显变化,这涉及居民饮食习惯和整体消费能力。另外,每一轮的疫病与政策对生猪产业供给端都形成冲击,引起供需失衡,上一轮非洲猪瘟后,随着养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头部养殖企业扩张节奏大幅放缓,持续升级疫病防控体系成为规模化养殖户的经营重点,这也是成本管控的一部分。”上述分析师补充说。个别猪企7月出栏量创今年新低值得注意的是,8月第二周,牧原股份、金新农、神农集团、东瑞股份等猪企相继披露了7月的销售月报。每经记者发现,7月猪企销售月报的最大特点是出栏量出现环比下降。以养猪龙头牧原股份为例,7月商品猪销量为635.5万头,而6月的数据为701.9万头,环比降幅在10%左右。正虹科技7月销售生猪1.63万头,环比下降38.65%。大北农7月销售生猪59.39万头,6月数据则为66.61万头。反差最大的是金新农,7月销售头数为7.94万头,6月则为11.22万头,环比降幅更是接近30%。总体来看,上述猪企7月生猪出栏量仅高于2月,为年内倒数第二低,2月则有明显的春节效应。神农集团7月的生猪出栏量更是创下今年最低。为何7月生猪销售比6月差这么多?是否与价格有关?然而7月猪价比6月高,比如牧原股份7月生猪的销售均价为14.3元/公斤,比6月的14.08元/公斤高。每经记者致电了上述猪企公开电话,牧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同前期仔猪销量大有关。神农集团有关人士的回答和此类似,也提到与年初仔猪行情好、销量大有关。金新农有关人士则表示,7月生猪销售头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公司每个月的出栏都有波动。比如5月公司销售生猪8.11万头,6月销售11.22万头。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查询发现,去年7月同期并未体现出行业出栏环比下降的一致性,有的增长,有的下降。比如牧原股份去年7月的出栏量增长特点明显,去年6月出栏506.8万头,但7月出栏量大幅增长至615.8万头。神农集团去年7月的出栏量则是环比下降,从6月的23.68万头下降为7月的19.85万头。分析师:样本猪企7月出栏量环比降幅在4%左右8月7日,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容志发接受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年初是仔猪补苗的旺季,从仔猪到育肥出栏大约有6个月周期。如果在今年1月加快了仔猪的销售,对应的就是6月、7月猪企出栏量下降。不过,他对全国196家养猪样本企业做了统计,同样发现今年7月出栏量下降的情况,环比降幅为4.21%。“从统计样本看,今年单月的生猪出栏量普遍在增长,特别是4月的出栏数据环比增幅达到3%。”容志发说,从今年来看,统计样本7月出栏的环比降幅较大。容志发也提到今年年初仔猪的行业情况对7月出栏有一定影响。另外,他在调研中发现,7月出栏量下降还与需求有关,比如7月进入暑假,学校食堂会减少对猪肉的采购,下游屠宰场也会相应调整屠宰节奏。即便猪企希望在7月保持快节奏的出栏量,但暑假效应会减少相应渠道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养猪行业还有一件大事是“反内卷”。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参会各方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双胞胎集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会上表示,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不过上述猪企有关人士表示,7月出栏量环比下降与行业“反内卷”的相关性不大,仍然是受到前期仔猪出栏量较大影响,而且会议召开时间已经在7月下旬。
内容编辑:路遥内容来源:综合自央视财经、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等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网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