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一轮涨价后,7月饲料第二轮涨价开启!新希望、海大、通威、大北农、漓源、安佑等饲企宣布涨价,且新希望、安佑、匠星等多家企业表示本次涨价均不接受过渡及预付款!

仔猪市场止跌复苏

与饲料一起上涨的还有仔猪的价格,在4月末、5月初高峰过后,一路下滑。规模场仔猪价格在6月上旬下跌100元至450元/头,还出现滞销现象,散户仔猪价格更是跌到300元/头以下。然而6月底仔猪价格止跌反涨。

据行业媒体报道,7月1日,某仔猪中介表示:“今天帮客户在河南周口抓30斤左右的仔猪800头,现在30斤的底子河南大概550元/头能拿到货。在湖北基本上拿不到,关键是没有货,7公斤的仔猪也涨价了。”

我的钢铁农产品网发布报告称,二季度国内仔猪价格高位回落,7公斤仔猪价格由4月初的533元/头降至6月末的432元/头,区间下滑18.9%。进入7月份育肥市场连续拉升,仔猪市场亦同步止跌复苏。本轮仔猪价格上涨原因几何?后续走势如何?

生猪养殖盈利跌后回归

5月开始国内生猪价格连续回落,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由14.8元/公斤持续下滑,截至6月8日市场刷新年内新低降至13.9元/公斤。生猪自繁自养出栏盈利亦由5月初的110元/头收缩至43元/头,部分高成本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外购仔猪亏损面积亦不断扩大。

但6月下旬开始,国内规模企业开始连续缩量,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增强,随肥猪价格持续高位,散养户标猪供应占比有限,综合支撑规模场挺价拉涨节奏。截至7月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已回升至15.3元/公斤,自繁自养盈利同步回归至200元/头,刷新二季度年内盈利新高。

育肥盈利回归,支撑养殖端仔猪补栏情绪

回顾二季度仔猪市场整体呈现高位回落状态,全国7公斤仔猪仔猪价格由季度初的533元/头降至6月下旬的432元/头,区间下滑18.9%。 育肥市场盈利不足,仔猪市场同步下调,原料价格震荡回升,养殖端高价补栏谨慎,随仔猪供应增量,市场整体成交不佳,综合拖累市场价格。

6月份下旬开始,国内育肥猪价格止跌回升,仔猪市场同步稳中小涨。7月上旬国内7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调升至420-460元/头,周度环比小涨10-20元/头 。7月份育肥猪价格盈利回归,肥猪价格攀高,行业预期逐渐增量,放养公司询价补栏仔猪意向增加,市场成交开始上量,养殖户补栏大仔猪节奏同步加快。

多重因素交叠,仔猪市场或上调空间受限

我的钢铁农产品网分析认为,7月份养殖端补栏仔猪仍处于年前出猪阶段,市场可操作空间偏强,加之三季度育肥市场预期仍存,或支撑仔猪补栏情绪。但综合近期原料成本回升,仔猪价格走强,养殖端出栏成本增加,或整体抑制行业补栏热情高度。其次,7-8月份南北区域持续高温,仔猪运输难度增加,随仔猪死亡率升高,市场高价补栏或仍受限制。再次,从4个月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市场整体变化不大,预计新生仔猪供应相对稳定。综合市场多重因素交叠影响,预计月内仔猪市场或上调幅度有限,或整体呈现涨后横盘趋势变化。

牧原规划适当加大仔猪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牧原股份披露6月份生猪销售情况。当月,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701.9万头,同比增长58.35%(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商品猪219.4万头);商品猪销售均价14.08元/公斤,同比下降20.59%;商品猪销售收入127.99亿元,同比增长27.65%。

牧原股份表示,商品猪销量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生产经营规划及生产效率提升所致。

牧原股份同步披露,2025年上半年共销售商品猪3839.4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截至6月末,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为343.1万头。

“当前仔猪市场需求规模大,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规划适当加大仔猪销售,向市场提供优质、稳定的仔猪供应,满足客户需求。”牧原股份日前表示,预计2025年出栏仔猪800万头至1200万头。同时,公司的仔猪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仔猪销售业务能获得较好的盈利。

就经营指标而言,牧原股份2025年成本下降明显,其中5月成本已降至12.2元/公斤,公司管理层表示,有信心实现全年成本平均12元/公斤的目标。

再来看看近期猪价,2025年7月初的生猪市场经历了戏剧性的转折,月初的开门红行情在短短数日内便急转直下。过去半个月,全国生猪市场迎来一波强势上涨行情,据数据显示,7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突破15元/公斤关口,3日达到15.37元/公斤,广东价格甚至飙升至17.57元/公斤的高位。然而,这种上涨态势未能持续,4日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南北各地生猪价格在连续上涨后迎来7月份的首次下跌,南方销区的猪价跌幅尤为显著,部分企业价格跌幅在0.4元/公斤,北方地区的猪价也出现明显下滑。

此轮行情变化极为迅速,6月中下旬开始,猪价连续上涨近20天,7月初达到峰值后,仅用1-2天时间便完成了由涨转跌的转折。这轮价格“过山车”反映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是短期供应收缩带来的价格上涨预期,另一方面则是中长期产能过剩以及季节性需求疲弱的基本面压制。

对于后市猪价,卓创资讯分析认为,短期从中大型规模企业操作习惯来看,通常中上旬逐步增加出栏,散户亦锁定利润高位出猪。但需求端缺少利好提振,市场呈现明确的供增需减态势,因此预计中上旬猪价或震荡回调。考虑7月养殖企业出栏增幅有限,中下旬待阶段性高温消退,部分养殖集团内销较多,外销数量较少,进一步调整供应,叠加散户配合惜售,猪价或有回升至前高可能。

长期来看,根据历史经验,2-4月相对激进的二次育肥增加了5-6月的市场出栏量,压制了5-6月生猪价格。同理,6-7月补栏的标猪(均重120-130公斤)将在8-9月转出栏,形成新的供应压力。另外,尽管7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较6月下降至125.13公斤,但就7月份来看,肥猪价格已再度高于标猪市场,肥标价差走阔,支撑养殖户压栏增重情绪,规模场均重亦难再回落,这种体重回升趋势会缩减短期供应而增加未来供应压力。综合预计全国猪价高点或前置至7月。

来源:综合自饲料行业信息网、卓创资讯、我的钢铁农产品网、上海证券报等

编辑:毛洪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