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高湿引发热应激

采食量大幅下降

夏季高温(≥32℃)及高湿环境下,羊体通过减少活动、增加饮水来调节体温,导致日采食量显著降低,营养摄入不足,无法满足基础代谢需求。

体重较大的育肥后期羊对温度更敏感,30℃以上环境中采食量下降速度加快,加剧掉膘风险。

营养代谢失衡

热应激导致羊体内维生素(如维生素A、B族)和矿物质(锌、硒)消耗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脂肪与蛋白质合成受阻。

二、‌环境与饲料管理缺陷

圈舍环境恶化

高温高湿促进粪便发酵,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降低空气质量,引发呼吸道疾病和食欲减退。

蚊蝇滋生干扰羊群休息,传播寄生虫(如疥螨)和病原菌,进一步消耗体能。

饲料腐败与营养流失

夏季饲料易霉变(尤其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抑制消化功能,加剧营养吸收障碍。

粗饲料比例过高或精料补充不足,导致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失衡,无法维持膘情。

三、‌隐性健康问题叠加

寄生虫持续消耗营养

未彻底驱虫的羊群,体内外寄生虫(如线虫、蜱虫)在夏季活跃,与宿主争夺营养,加速体重下降。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湿热环境易诱发瘤胃酸中毒、消化不良等疾病,破坏肠道菌群平衡,降低饲料利用率。

关键对策提示

降温控湿‌:通过安装湿帘、喷淋系统降低圈舍温度(目标≤28℃),湿度控制在70%以下。

营养强化‌:日粮中添加复合多维(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健胃反刍散(调节瘤胃功能),提升抗应激能力。

驱虫防疫‌:采用伊维菌素+内外净联合驱虫方案,阻断寄生虫对营养的掠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