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收到明天猪价!
进入5月,气温升高利空下游消费的同时,养殖端减重增量,供应短时大于需求,猪价降速加快。但在猪价加速下滑的同时,并未刺激二次育肥积极补栏,市场支撑点缺失。
2024年,25家猪企获近50亿元政府补助,资源向头部高度集中:牧原股份独揽30.96亿元,占比超60%,尾部15家企业分羹不足10%。2025年4月,17家猪企销量同比激增23.88%,牧原股份以657.3万头销量领跑,正邦科技销量增速达235.93%居首,但傲农生物等企业销量同比下滑,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凸显。
二次育肥谨慎入场,养殖端减重出栏!6月猪价走向何方?
进入5月,气温升高利空下游消费的同时,养殖端减重增量,供应短时大于需求,猪价降速加快。但在猪价加速下滑的同时,并未刺激二次育肥积极补栏,市场支撑点缺失。未来一个月按照肥标价差历史规律分析,或处于低位震荡走势,不利于二次育肥大量入场。且养殖端减重或继续,需求端宰量季节性回落,供大于求影响下,预计6月国内生猪月均价或环比微跌,月内趋势前低后高。
下旬猪价开启降价通道,但降价难推动二次育肥补栏
将1月至今样本企业二次育肥补栏量与生猪周均价对比不难发现,虽然与往年相比,2025年二次育肥呈现分散补栏的特点,但在2月上中旬和3月下旬4月上旬随着养殖端月末集中出栏导致猪价短时小幅回落过程中,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均伴随小幅度提升,样本企业补栏量小幅增加。而进入5月下旬,随着养殖端减重增量,但恰逢下游消费低迷导致屠宰端消化有限,供大于求导致猪价出现明显下滑,但二次育肥补栏量保持下滑走势,补栏热度有限,对猪价支撑力度不大,为何本轮降价难以刺激二次育肥入场?

肥标价差仍在下滑,5月下旬至6月二次育肥或入场谨慎
近期猪价下滑的过程中,肥标差亦呈现连续下滑走势。监测显示,截至20日,全国肥标价差为0.04元/斤,且河南、江苏和山东等中部地区已倒挂。2025年初始肥标价差高位开启,开始下滑时间点在2月下旬到3月初,且3月开始降速明显加快,与往年走势基本类似。
按照往年走势预判,5-6月肥标价差或以跌后震荡为主,而当前补栏120公斤左右标猪,40-50天育肥周期后,出栏时间在6月末到7月中旬,期间肥标价差保持低位,大猪价格优势缺失,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或有限。6月中旬过后随着猪价跌至低位,可能刺激二次育肥少量补栏。
最高30亿!25家猪企共获近50亿元政府补助!上市猪企4月销量涨超23% !
25家猪企共获近50亿元政府补助!最高一家企业补贴超30亿!
相关数据表明,25家猪企在2024年共计获得近50亿元的政策扶持资金。虽然25家猪企2024年共计获得了近50亿元的政策扶持资金,但仔细分析后能发现,补贴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向头部集中”态势。
在补助额破亿的企业中,有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大北农、新五丰、新希望、海大集团等企业,获得的补助额占总补助额的近85%。但尾部15家企业的补助总额占比不足10%,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从具体企业补贴金额来看,牧原股份以30.96亿元补助,占据总补贴额逾60%的份额,远远超过其他企业。排名第二的温氏股份获得3.06亿元补贴,大北农以2.73亿元位列第三,它们已经和第一有了超10倍的差距。
处于第二梯队的华统股份、顺鑫农业等8家企业,补助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占总补助额的10%左右;第三梯队的湘佳股份、罗牛山等9家企业,补助额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不等,约占总补助额的4%。而位于第四梯队的正邦科技仅获得641万元,正虹科技更是只有62万元,与头部的差距极为悬殊。
来源:综合自卓创资讯、企业公告、新华社经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