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最后一周,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仔猪育肥头均利润仅剩43.21元,但养殖户却陷入"二次育肥疯狂补栏"的困局!
???? 短期猪价微涨是馅饼还是陷阱?
???? 能繁母猪暴增47万头,下半年猪价会暴跌吗?
美国饲料断供是假,国内粮仓告急是真?国家发改委掷地有声:"不买美国饲料粮,中国粮食供应零影响!"
01 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43.21元
国家发改委消息,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猪粮比价为6.68,环比下跌0.60%;全国猪料比价为5.45,环比下跌2.50%。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43.21元。生猪均价环比上涨。周内二次育肥仍有补栏动作,加之养殖端仍存看涨压栏情绪,供应微减带动生猪周均价环比上涨。未来一周,二次育肥仍存在滚动补栏的现象,加之月末养殖端出栏量缩减,供应量减少对猪价仍有一定支撑。预计本周生猪周均价环比继续微涨,但养殖周期内仔猪补栏成本上升,养殖预期利润可能减少。
尽管短期价格回暖,行业中长期仍面临供应宽松压力。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加47万头,产能去化进程缓慢。山东滨州无棣县畜牧兽医中心墨蕾蕾主任强调:“通过强化能繁母猪存栏监测与信息发布,引导生产端理性调整,是稳定市场的核心。”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表明,下半年生猪供应将保持充足,猪价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
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2025年4月的价格回升更多是阶段性反弹,而非周期反转。五一假期后,随着备货需求回落,叠加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市场可能重回震荡格局。
近日,农业农村部检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研究员在做报告分享时也表示,2025年猪价相比2024年有所下降,目前最低点已经渡过,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幅度不会太大,建议不要贸然投机养猪和扩大产能,且二育面临较大风险。
02 不采购美国饲料粮和油料,也不会影响我国粮食供应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28日在北京表示,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中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美国对中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对中国粮食和能源供应保障会造成多大影响?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
前些天有朋友问过我几乎同样的问题,我借这个机会把一些基本的事实给大家摆一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情况,吃下定心丸。
关于粮食。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加强政府储备管理,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2024年粮食产量更是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完全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他说,2024年,来自美国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占中国粮食消费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饲料粮,这些品种的可替代性较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国内粮食储备资源也很充足。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中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赵辰昕还表示,中国已基本形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八年每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煤炭储量和产能充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接近总装机的60%,能源储备体系更趋完善、实力明显增强。当前,中国国内能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他指出,美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比低,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原油、天然气、煤炭总量很少,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非常低。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供应充足,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中国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赵辰昕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更高标准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务实开展国际合作,切实保障国内粮食、能源稳定供给、市场平稳运行。
【版权声明】来源:发改委、中国新闻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