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温氏、海大、巨星、神农等五大养猪巨头2025新布局技术 与我国猪蓝耳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方案的选择

近期,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等农牧巨头密集接受调研。在回应最新成本等当前情况的同时,许多问题已经在展望2025年。

生猪巨头的发展现状

生猪行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推进,行业格局不断变化。目前,生猪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到了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在市场中,生猪巨头们占据着重要地位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三大巨头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93.68亿元,分别为967.75亿元、753.84亿元、772.09亿元。在全球养猪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占据重要位置,牧原以313万头母猪存栏位列榜首,温氏集团第二,新希望第四。这些巨头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德康集团作为新兴的农牧巨头,生猪销售量在过去10年增长超100倍,2022年生猪总销量在中国所有生猪供应商中排名第六。德康集团采用三大养殖模式,带动家庭农场和养殖农户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生猪巨头们在行业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推动着生猪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生猪巨头如何布局2025?

(一)牧原股份

16日晚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12日—15日接受了多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

关于公司未来如何规划产能建设,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当前进入稳健发展时期,未来的新增产能建设速度较前期会有所减缓。目前公司在养殖板块还有一定的在建项目及土地储备,后续将根据经营需求逐步完成建设。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生猪养殖产能为8086万头/年,今年的产能利用率有一定提高,但未能实现满产,后续公司会持续提升猪场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成本进一步下降。另外,公司生猪养殖产能是根据特定的参数所估算的设计出栏规模,当前生猪生长潜能并未充分发挥,随着公司生产效率、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的出栏量将具备较大弹性,现有的产能规模可实现更高的出栏规模。

明年的出栏目标方面,牧原股份称,公司每年会根据产能建设、资金情况、生产效率、外部市场情况等对年度出栏区间做出预测,并结合内部生产经营需求合理规划母猪存栏量及配种量。目前来看,公司预计明年出栏量会有一定幅度增长,具体的出栏区间指引将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

(二)温氏股份

温氏股份在猪业方面,非瘟防控效果显著,生产持续向好,能繁母猪168万头,后备母猪充足,猪苗生产成本降至290元/头以下,肉猪上市率93%,料肉比降至2.56。

据了解,温氏股份各省级区域单位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差异逐步缩小,10月份16个省级养殖单位中,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已全部实现7.3元/斤以下。公司初步规划2025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为6.5元/斤以下。种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育肥阶段有效饲养能力约3700万头。行业整体扩产较为谨慎,主要由规模扩张往提质方向转型,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目前未了解到社会资本大量进入行业的情况,可能系养猪业风险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当前猪价吸引力较小等原因所致。当前猪价对成本控制优异的参与者而言,仍处合理位置,能够获得合理利润。

据了解,温氏股份近期猪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二次育肥进场情况较少。公司在降低生物安全风险、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等方面不断探索,持续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公司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公司有尝试使用无针注射方式替代传统注射方式,相比传统注射方式,无针注射在养殖成本、应激反应、生物安全、免疫效率、猪肉品质等方面存在优势。

(三)神农集团

据了解,神农集团此前公布的2024年出栏目标为220-230万头、2025年出栏目标为320-350万头。神农集团表示,目前公司在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仍将坚持生猪全产业链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未来发展将坚持稳健、高质量发展理念,保持适度的扩张速度、严控资产负债率水平。

近日,神农集团在回复投资者问答时表示,公司10月份养殖完全成本为13.6元/公斤、料肉比2.49、日增重700-800克、PSY28头,断奶成本296元/头,全程成活率为85%(断奶前成活率90%,保育育肥阶段成活率95%)。截至10月底,公司能繁母猪数为11.7万头。

(四)海大集团

关于成本,公司表示将持续聚焦自有种猪体系建设,体系逐步成型,并叠加饲料端的研发及规模优势,团队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养殖成本取得明显进步。

关于未来出栏计划,公司着力摸索轻资产、低风险、稳健的生猪养殖模式,模式越来越清晰,不断探索该模式下的最佳养殖规模。

(五)巨星农牧

在2023年年报中,巨星农牧提出了实现公司“立足四川,走向全国”的发展目标,出栏规模超1000万头,成本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80%,成为全球极具竞争力的生猪养殖企业。

从202年以来,巨星农牧产能持续扩张。数据显示,巨星农牧2020年生猪出栏量31.5万头,在2021和2022年则迅速增长到87.1万头和153.01万头,年出栏增速均超100%。而在2023年,公司生猪出栏进一步增长到267.37万头,较2022年增加74.74%。

我国猪蓝耳病流行

现状及防控方案的选择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简称PRRS),俗称猪蓝耳病。自1995年在我国发现至今,其危害大部分时间居我国猪病第一位,除2010年PED、2018年非瘟影响下,短时间位居次席。PRRS是影响我国养猪业时间最持久,损失最严重的疫病,PRRSV在我国发现至今是造成我国养猪业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的病原。有效控制猪蓝耳病对规模化养猪企业造成的损失,对养猪企业在行业中的是否具有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我国部分地区蓝耳病病毒的流行情况

01猪蓝耳病流行现状

(1)2006-2015年,以HP-PRRSV为代表的L8分支病毒是我国PRRSV的主要流行株;

(2)2016年以来,以类NADC30为代表的L1分支病毒是我国PRRSV的主要流行株;

(3)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当前的类NADC34和类QYYZ PRRSV多是以类NADC30 PRRSV为骨架的重组病毒。

1.2

我国商品育肥场猪蓝耳病病毒的流行情况

(1)我国商品化育肥场PRRSV的场感染比例高,场内PRRSV的感染比例在17-53%;(2)多数商品化育肥场为多类型毒株共存,类NADC30 PRRSV是其主要流行毒株。✦•✦结论:我国猪蓝耳病病毒呈现双基因型和多亚型共存的局面,集团场和商品化育肥场的感染比例接近100%,猪场内多为多亚型猪蓝耳病病毒共存,以类NADC30为代表的L1分支病毒是其主要流行毒株

02猪蓝耳病的主要危害

母猪:流产率上升,死胎、弱仔比例增加(总健康仔数降低);

保育猪:呼吸道症状,消瘦,死淘率增加(猪难养,药费高,养殖成本显著增加,效益显著降低);“蓝耳病搭台,细菌唱戏”。

猪蓝耳病是一个种源性疫病,仔猪的病原主要来自母猪,母猪(特别是后备母猪)防控是关键

种猪场建议坚持走净化(双阴)或阳性稳定(不免疫活疫苗)的路线;以育肥为目的的商品场及农户,抗原检测阳性时,仔猪进场后免疫有效性好的疫苗应该是最佳选择。当每头出栏猪平均药费不超过30元(阳性稳定),可以不用疫苗或免疫经典活疫苗;超过30元(阳性不稳定),建议免疫高蓝活疫苗或流行毒株进行驯化。

3.3

不同猪群猪蓝耳病防控免疫建

(1)稳定的父母代猪群(药费≤30元)采用CH-1R株1头份/头免疫;不稳定的父母代猪群(药费>30元)采用HuN4-F112株1头份/头免疫;

(2)商品育肥猪群采用HuN4-F112株1头份/头免疫。

我国猪蓝耳病流行广,同一猪场猪蓝耳病毒株复杂多样,以上免疫方案是防控猪蓝耳病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选择。

04

正确认识及使用PRRS疫苗

误区1:所有的疫苗对不同日龄的猪均安全有效,免疫后不会再被感染

PRRSV是非常特殊的病毒,PRRS活疫苗禁止应用于怀孕母猪和公猪,交叉保护效果不理想,但是免疫可以显著降低再感染时的经济损失。

误区2:PRRS活疫苗对怀孕母猪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应禁止PRRS疫苗在商品猪群的应用。

PRRS疫苗的正确使用方式是按照说明的使用剂量应用于断奶仔猪、育肥猪、后备猪和空怀母猪。

误区3:PRRS活疫苗易毒力返强和重组,选择不免疫。

从我们目前的统计数据看,L8分支中2/3以上为野毒株,疫苗毒占比低;只有疫苗毒在猪体内长时间存活,且多次反复传播时才会存在风险,商品猪群免疫后几个月后就屠宰,疫苗毒发生毒力返强几率极低。

误区4:根据测序分型选择疫苗,只有匹配的疫苗毒才会有效,不匹配没有效果。

与野毒匹配的疫苗确实保护效果好,而目前我国主要流行L1分支PRRSV,尚没有完全匹配的商品化疫苗,而免疫原性好的疫苗可以提供较好的交叉保护。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对类NADC30 PRRSV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

(1)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免疫猪只后,可大幅度降低类NADC30毒株感染所引起的如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且在攻毒14天后对仔猪增重方面可以提供较好的保护。

(2)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免疫14天后,免疫组PRRSV抗体全部转阳,可以诱导仔猪产生良好的针对类NADC30毒株的特异性抗体。

(3)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可以显著降低类NADC30毒株在猪血液和各组织中的病毒载量。

(4)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可以减轻类NADC30毒株造成的病理损伤。

总结:疫苗是预防性产品,只是我们防控猪蓝耳病时选择的手段之一,我们既不能完全依赖于疫苗,也不要妖魔化疫苗。健康猪接种HP-PRRS疫苗后经过2-3周为免疫产生期,这时发生强毒感染,免疫猪才能获得最佳保护效果。若猪群不稳定时才紧急免疫,留给猪体产生免疫保护力的时间不足,疫苗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健康的猪群+有效的PRRS疫苗合理免疫,才是我们能与PRRSV掰手腕的重要力量。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