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后备母猪的选育

(1) 乳头

① 目标:选育的后备母猪至少在猪群中可以生产五胎。

② 在整个后备母猪群中好好查看,辨别并移除体况差、跛足或生病的后备母猪。

③ 在开始挑选前,要知道达到制定的选留比例目标可能需要淘汰多少头后备母猪,目标选留比例为70-85%。

④ 后备猪在最终确认留种前须经过三轮筛选

第一次筛选:仔猪处理当天。

第二次筛选:断奶当天。

第三次筛选:165日龄时或者打耳牌时,后备母猪必须具备14个乳头,所有只有12个乳头的被选留的后备母猪必须标记为二等,只有在需要时才使用,没有下列缺陷:脐疝、锁肛、阴阳猪、腿部外翻、畸形、斑点。

⑤ 至少有14个乳头。

⑥ 乳头分布均匀,如有可能,在脐前有三对乳头。

⑦ 瞎乳头要进行视觉判断,离后腿最近的几个乳头的顶端在仔猪出生后几天吃奶时有可能会被磨掉,这些乳头不能算作有效乳头。

⑧ 在一对乳头间小的副乳不能算作有效乳头。

⑨ 疑似内翻的乳头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如果乳头突出于凹陷的乳晕,仍然可以算作有效乳头。后备母猪在发育过程中,这样的乳头仍可以在妊娠阶段发育成有效乳头。

⑩ 发育良好的腹线,每侧整齐排列8个乳头,乳头大小合适,质地优良。

(2)腿部

① 给猪足够的空间走动,观察猪只走动情况,没有看到就不进行腿部评估。

② 不能通过筛选的典型腿部问题有:前腿弯曲:走路前腿有“翻到”趋势,前蹄扁平。后腿弱:走路摇晃,这种猪通常后臀部很大。走路姿态僵硬:通常是前腿的问题。膝关节突出、腿部有外伤、镰刀腿不能选留。正常腿后趾大小一致,微分,外观和足垫良好,不能出现以下情况:  后趾小、并拢,待后备母猪体重增长后会造成问题。内侧小蹄趾缺陷,这种情况可以造成不均匀磨损、蹄部受伤和关节压力。蹄甲开裂会影响使用寿命。

(3)外阴

① 外阴小而带尖,会在配种和分娩时造成问题。

② 外阴发育不成熟,坏死都不能选留。

③ 其他缺陷。

④ 弓背的猪不选留。

⑤ 背部凹陷的猪不选留,通常是肩膀后面明显凹陷。

⑥ 腹部有任何大小的疝气和脐疝都应该被淘汰。

2.2  后备母猪的培育

(1)猪舍条件

① 后备母猪成长期的猪舍条件应该根据它们的日龄和体重来决定,后备母猪是猪群的未来,因此善待他们很重要。

② 初配时体况好的后备母猪繁育性能就更好,使用寿命也更长。

③ 栏位的设计需要将推荐的饲喂方案、免疫和配种的因素考虑进去。

④ 仔如果农场自己培育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就应该和其他断奶猪一起在保育舍长到25KG,之后转入适合后备母猪生长的单独后备母猪舍,直到初次发情并记录。

⑤ 如果是从外引种,在入群前应该在隔离舍饲养一段时间。

⑥ 后备母猪定位栏栏位0.6米宽,1.9米-2.1米长,防止后备母猪掉头,方便定位栏里人工授精和查情催情工作,为了防止母猪跳出定位栏,栏位高度大约为1米。

⑦ 后备猪舍环控系统完好,通风系统的设计按照和育肥舍类似的要求设计。

⑧ 后备母猪舍的光照强度推荐值为至少100LUX。没有专业光照测量仪,可以使用一个办法:在后备母猪头部高度看报纸,如果没有问题,就说明光照强度足够。

.2.2  猪行为

① 猪的社交结构、行为特性以及对人类相对高的信任度都意味着它们易于被驯化和作为家畜豢养。

② 猪通过它们的感官印象来做出害怕或者信任的反应。这种反应取决于它们被对待的方式。

③ 有规律的、可预见性高的日常工作安排可以把它们的恐惧和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也使得应激降到最低。

④ 生产业绩最好的猪群中猪只的行为有这些特征:最短逃生距离、对人恐惧感很低、愿意与人亲近、转舍操作轻松容易,在人前很镇定。

⑤ 避免突然的行动和粗鲁的对待。蓄意不友好的对待猪只,与猪只很少的、随机的接触会对公猪的性成熟和性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⑥ 性行为,在各生产单元内建议每天有16个小时100 LUX的光照,配种舍中150-200 LUX的光照。

2.2.3  后备母猪的培育

① 后备母猪在5.5-7个月龄就可能性成熟,一旦出现第一次发情,每隔21天会进入下次发情,大多数后备母猪在前两次发情症状不明显,第二次发情之后症状表现为静立发情。

② 后备母猪的初情期除了与其日龄有关外,还与品种、体况、公猪接触和环境变化有关。

③ 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期约为8月龄时进行初配,其第一、二窝的窝产总仔数要高于7月龄时初配的后备母猪。

④ 初情期

母猪的生殖器官在初情期会发生形态变化,以满足生殖功能的要求。幼畜的生殖器官已初具形态,只是小而稚嫩,所以它们的卵巢不会产生卵泡,但是里面有囊泡,里面的卵子会萎缩,囊泡不会破裂,因此不会有黄体。子宫小且对称,子宫壁薄、光滑且柔软,子宫上基本没有腺体。发育期母猪的子宫颈松软,不同于经产母猪子宫颈坚硬的质感。初情期生殖器官逐渐变大,初具功能,发情期会有规律的出现。

.2.2  猪行为

① 猪的社交结构、行为特性以及对人类相对高的信任度都意味着它们易于被驯化和作为家畜豢养。

② 猪通过它们的感官印象来做出害怕或者信任的反应。这种反应取决于它们被对待的方式。

③ 有规律的、可预见性高的日常工作安排可以把它们的恐惧和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也使得应激降到最低。

④ 生产业绩最好的猪群中猪只的行为有这些特征:最短逃生距离、对人恐惧感很低、愿意与人亲近、转舍操作轻松容易,在人前很镇定。

⑤ 避免突然的行动和粗鲁的对待。蓄意不友好的对待猪只,与猪只很少的、随机的接触会对公猪的性成熟和性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⑥ 性行为,在各生产单元内建议每天有16个小时100 LUX的光照,配种舍中150-200 LUX的光照。

2.2.3  后备母猪的培育

① 后备母猪在5.5-7个月龄就可能性成熟,一旦出现第一次发情,每隔21天会进入下次发情,大多数后备母猪在前两次发情症状不明显,第二次发情之后症状表现为静立发情。

② 后备母猪的初情期除了与其日龄有关外,还与品种、体况、公猪接触和环境变化有关。

③ 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期约为8月龄时进行初配,其第一、二窝的窝产总仔数要高于7月龄时初配的后备母猪。

④ 初情期

母猪的生殖器官在初情期会发生形态变化,以满足生殖功能的要求。幼畜的生殖器官已初具形态,只是小而稚嫩,所以它们的卵巢不会产生卵泡,但是里面有囊泡,里面的卵子会萎缩,囊泡不会破裂,因此不会有黄体。子宫小且对称,子宫壁薄、光滑且柔软,子宫上基本没有腺体。发育期母猪的子宫颈松软,不同于经产母猪子宫颈坚硬的质感。初情期生殖器官逐渐变大,初具功能,发情期会有规律的出现。

2) 后备母猪在165日龄左右需要进行首次催情。此时后备母猪已经性成熟,催情后预计有50-70%在5-10天内发情。这受到与公猪接触、当时的直接环境和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后备母猪已经进入发情周期, 为其注射激素催情,可能会造成卵巢囊肿。

3) 后备母猪达到260日龄,在配种舍的最佳条件下仍未出现显著发情,应该被淘汰。不发情的比例小于5%。

2.4.2 公猪催情

1) 催情效果取决于公猪的年龄、性欲、与母猪的接近度、相处的时间和频率。

2) 只有10个月大的公猪唾液腺才能分泌足量的外激素(气味)。

3) 公猪和母猪的直接身体接触是后备母猪初情的最佳刺激。

4) 研究表明,每次30分钟共2次的公猪接触和1次1小时的公猪接触催情效果相当,每次20分钟共3次的公猪接触的催情效果要明显好的多。

2.4.3 记录

1) 第一次发情后,打上母猪耳号便于追踪。记录母猪发情时间和周次

2) 母猪记录卡记录免疫接种、健康状况、治疗、淘汰、首次发情或初情期等。

3) 查找记录,做好母猪HNS管理,母猪发情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进行配种,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

2.4.4 发情问题

1) 公猪催情开始后,如果每周发情的后备母猪少于20%,那就是有问题了。

2) 可能是因为母猪日龄不够、饲喂不足、空间狭小或者与公猪接触太少造成的。

3) 接触了玉米烯酮(真菌霉素)的后备母猪可能很难发情。

4) 过于肥胖的后备母猪也很难发情。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