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市猪企纷纷发布2025年1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情况。从生猪销量来看,有人欢喜有人忧。

1 1月上市猪企销售成绩概况

1.1 销量增长的企业

温氏股份:1月销售生猪289.97万头,收入53.49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5.77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4.64%、-10.37%、-0.76%,同比变动分别为9.95%、26.07%、14.61%。

唐人神:1月生猪销量45.91万头,同比上升39.88%,环比下降16.89%;销售收入合计8.15亿元,同比上升96.86%,环比下降16.36%。

大北农:1月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销售数量合计为69.49万头;销售收入合计为11.83亿元;商品肥猪当月均价为15.34元/公斤。

巨星农牧:1月商品猪销售量25.07万头,同比增长22.77%,商品猪销价15.65元/公斤。

立华股份:1月销售肉猪16.21万头,销售收入3.14亿元,肉猪销售均价16.12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4.46%、-15.59%、0.88%,同比变动分别为105.19%、149.21%、14.49%。

天康生物:1月销售生猪29.8万头,环比下降5.4%,同比增长28.39%;销售收入4.18亿元,环比下降21.13%,同比增长22.94%;商品猪销售均价14.79元/公斤,环比下降0.34%。

正邦科技:1月销售生猪57.14万头,环比下降3.75%,同比上升32.96%;销售收入6.82亿元,环比下降6.16%,同比上升73.08%;商品猪销售均价15.34元/公斤,较上月下降3.91%。

1.2 销量下滑的企业

新希望:1月销售生猪149.87万头,环比变动-5.83%,同比变动-13.11%;收入20.57亿元,环比变动-14.65%,同比变动-4.72%;商品猪销售均价15.41元/公斤,环比变动-0.64%,同比变动15.86%。

ST天邦:1月销售商品猪43.72万头,销售收入6.13亿元,销售均价16.55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5.36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9.40%、-22.07%、-1.68%;同比变动分别为-37.67%、-4.06%、25.34%。

金新农:1月生猪销量11.89万头(其中商品猪5.43万头、仔猪6.46万头),生猪销售收入1.25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5.36元/公斤,销量环比减少5.11%。

东瑞股份:1月销售生猪9.13万头,销售收入1.39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6.53元/公斤,环比下降19.13%。

2 影响上市猪企销量的因素有哪些?

上市猪企的销量受到市场供需、生猪价格、养殖模式、政策环境、疫病风险、成本利润预期以及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猪企销量在不同时间段呈现涨跌互现的局面。

2.1 市场供需关系

供应端:生猪出栏量是影响销量的直接因素。2025年1月,部分猪企出栏量环比下降,但同比仍有所增长。例如,温氏股份1月销售生猪289.97万头,环比减少4.64%,但同比增加9.95%。此外,2024年四季度生猪存栏量季节性增加,导致2025年初市场供应较为充裕。

需求端:节后消费需求进入淡季,屠宰企业开工率下降,市场对生猪的需求减少,导致猪价和销量双双下滑。

2.2 生猪价格波动

生猪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猪企的销售策略。2025年1月,全国生猪出栏价格出现连跌局面,导致部分猪企销售收入环比下降。例如,新希望1月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4.65%,同比下降4.72%。

2.3 养殖模式与效率

部分猪企通过优化养殖模式,如“公司+农户”,提升了生猪出栏量。唐人神1月生猪销量同比增长39.88%,主要得益于该模式的推广。

2.4 政策与行业环境

环保政策:严格的环保要求可能导致部分中小养殖企业退出市场,从而影响整体供应。

补贴政策:政府对规模化养殖的补贴,推动了大型猪企的产能扩张。

2.5 疫病风险

疫病是影响生猪供应的重要因素。2024年冬季疫情导致部分产能下降,但随着疫情缓解,产能逐渐恢复。

2.6 成本与利润预期

2025年饲料原料价格预计处于低位,养殖成本预期下降,这将推动猪企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

2.7经济环境与消费趋势

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消费能力直接影响猪肉需求。2025年预计猪肉消费会有一定好转,但整体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

3 上市猪企销售成绩对猪价的影响主要体现

3.1 供应量方面

出栏量增加,猪价承压:上市猪企如果大规模增加出栏量,市场供应短期内迅速上升,会导致猪价下跌。例如,2025年1月,新希望销售生猪149.87万头,环比下降5.83%,同比下降13.11%,但整体出栏量仍处于高位。如果上市猪企持续增加出栏,市场供应过剩,猪价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出栏量减少,猪价支撑:当上市猪企因市场预期不佳或自身战略调整而减少出栏时,市场供应减少,会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如2024年12月,部分猪企出栏量有所减少,对猪价起到短期支撑作用。

3.2 销售价格方面

销售均价上涨,市场信心增强:上市猪企销售均价上涨,会增强市场对猪价的信心,吸引养殖户惜售或压栏,减少市场供应,从而推动猪价进一步上涨。例如,2024年5月至8月,猪价上涨期间,上市猪企的销售均价也同步上升。

销售均价下跌,市场预期悲观:如果上市猪企销售均价下跌,市场预期会转向悲观,养殖户可能会加快出栏,增加市场供应,导致猪价进一步下跌。2025年1月,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15.41元/公斤,环比下降0.64%,这种趋势如果持续,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

3.3 市场预期方面

数据向好,市场预期乐观:上市猪企销售数据向好,如出栏量和销售收入增长,会提升市场对猪价的预期,吸引养殖户扩大生产,增加未来供应。但如果市场预期过于乐观,养殖户过度补栏,可能导致未来供应过剩,猪价下跌。

数据不佳,市场预期悲观:销售数据不佳,如出栏量和销售收入下降,会引发市场对猪价的悲观预期,导致养殖户减少补栏或提前出栏,减少市场供应,对猪价形成短期支撑。

3.4 行业竞争格局方面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稳定猪价:大型上市猪企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提升市场份额,能够增强对市场的掌控力,稳定猪价。例如,中信建投期货认为2025年行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加速提升,中小玩家弯道超车难度加大。

中小猪企竞争加剧,猪价波动:中小猪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猪价波动加剧。

4猪价预判

根据最新信息,2025年2月12日的生猪价格呈现下跌走势。具体来看,外三元标猪报价预计下跌0.09元/公斤,屠企报价跌至14.39元/公斤。

4.1 下跌原因分析

市场供需失衡:目前生猪市场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春节后,消费需求进入淡季,而生猪出栏量依然较大,导致屠企压价收猪,猪价承压下行。

二次育肥情绪低迷:受拉尼娜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倒春寒,不利于猪场生物安全,且近期猪价大幅回落,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显著下降。

长期趋势影响:2025年整体生猪供应宽松预期主导,价格中枢较2024年下移,全年维持区间震荡。

4.2 后市展望

从短期来看,北方市场受寒潮天气影响生猪调运,叠加部分二次育肥入场,价格可能短暂支撑,但整体反弹空间有限。长期来看,2025年生猪价格预计在14.2—15.8元/公斤之间波动,年度加权均价在14.5—14.8元/公斤之间。


文章来源:甄梦莹 缘来是猪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