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小麦市场呈现价格上涨趋势,主要体现为中储粮采购溢价成交、销售成交率走高及市场活跃度提升。然而,分析指出,此轮涨价并非由实质性需求驱动,而是受市场情绪主导,具体原因有三:

一是玉米涨价情绪传导。玉米与小麦长期互为替代品,近期玉米因政策支持和深加工提价而走强,带动小麦看涨预期升温。二是豆粕上涨拉动麸皮需求。豆粕价格短期飙升促使饲料企业增加麸皮采购以平衡成本,而麸皮作为面粉加工副产品,其涨价间接支撑小麦价格。三是进口小麦供应缩减。中国推迟近60万吨进口小麦到港并转卖部分至东南亚,进口量下降缓解了供应压力,进一步刺激市场看涨情绪。

但需警惕潜在风险:国内小麦供应仍较宽松,去年丰收导致结转余粮较多,叠加年后春耕变现需求,供应压力尚未完全释放;需求端面粉作为刚需稳定,而饲用需求受玉米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长期支撑有限。此外,各级轮换小麦即将投放市场,未来供应压力或再度凸显。当前高价成交多与地域、品质等特殊因素相关,不具备普遍代表性。

小麦市场的核心风险在于国内供需矛盾,需理性看待情绪驱动的短期涨势,避免过度乐观。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