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市场年前年后行情分析及展望
年前市场:传闻刺激下的短暂活跃
临近春节时,沉寂已久的尿素市场因一则“4月或恢复出口”的传闻出现转机。受此消息影响,市场情绪迅速升温,部分参与者对出口预期抱有希望,推动行情短暂上扬。然而,当时已有分析指出,恢复出口的概率较低——国内尿素日产量持续高位运行,叠加年后正值农需旺季,政策层面不太可能在此期间突然放开出口。

年后市场:预期落空与双重压力
春节后,尿素市场遭遇“开门黑”,主力合约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包括:
- 出口预期破灭:传闻未成现实,市场情绪从乐观转为悲观;
- 供应压力加剧:尽管行情低迷,尿素生产仍维持在成本线上方,日产量居高不下,叠加前期库存累积,供应端压力持续放大;
- 农需推迟:受冷空气影响,年后本应启动的农业需求旺季被推迟,导致短期内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在此背景下,市场看跌情绪集中释放,尿素价格承压下行。
长期格局:供需矛盾难解,弱势或成常态
从长期看,尿素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
- 供应端压力难消:高日产与库存积压形成“堰塞湖”,若未来出口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供应过剩问题将长期存在;
- 需求增长乏力:农业需求:虽略有提升,但增幅有限;工业需求:尽管经济刺激政策持续推进,但复苏速度缓慢,对尿素的拉动作用较弱。
目前,部分厂商选择“死扛”等待出口恢复,但政策落地时间未知。若供应压力持续累积,价格跌破成本线可能倒逼企业减产,进而引发供需再平衡。

结论:出口非万能,调整需合力
出口政策虽是缓解供应压力的关键变量,但并非“万能解药”。尿素市场的弱势格局需供需两端协同调整——供应端需主动优化产能,需求端则依赖农业与工业的实质性增长。短期内,市场或维持震荡偏弱态势;中长期走向仍需关注政策动向及行业自我调节能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