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猪价走势的多空分歧
悲观预期:供应过剩阴霾 对于 2025 年猪价走势,市场上的悲观情绪不容忽视。从供应端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犹如一颗 “定时炸弹”。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增产周期,按照生猪养殖周期,从母猪受孕到育肥猪出栏大约需要 10 个月,这意味着 2025 年 9 月前,生猪市场都将笼罩在产能释放带来的供应过剩阴影之下。而且,若上行周期启动时间较理论推算再晚三个月,2025 年全年猪价大概率将持续承压下行。当前大型养殖场和企业主导市场,其能繁母猪产能处于高位,进一步夯实了供应增长的基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几成定局,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或将愈发严峻,价格下行压力巨大。
乐观预期:多重因素支撑 然而,乐观派也持有充足的论据。尽管 2024 年能繁母猪存栏数刷新新高,但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实则处于回落态势,这为 2025 年猪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从消费端来看,随着经济逐步回暖,居民消费能力有望稳步提升,猪肉作为餐桌上的 “常客”,需求具有较强韧性。特别是节假日期间,走亲访友、家庭聚餐等活动频繁,对猪肉的消费量将显著增加。政策层面,国家一直密切关注生猪产业,为稳定猪肉供应,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缓解市场波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增勇分析称,2025 年生猪供给虽然充裕,但价格整体低于 2024 年的同时,全年盈利问题不大,只是盈利水平相对有限,部分成本管控得力的企业仍有望在 2025 年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行业应对之策与未来展望
面对 2025 年猪价走势的不确定性,猪企当务之急是稳中求进。正如朱增勇研究员所建议,企业明年首要是 “稳产”,依据市场供需动态,合理规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因盲目扩产加剧市场波动,陷入供过于求的泥沼。再者,持续 “降本增效” 是关键,从饲料采购、疫病防控到养殖流程优化,各个环节深挖潜力,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部分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配料,减少饲料浪费;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降低人力成本,成效显著。
养殖户同样需要审时度势,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依据猪价走势、饲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灵活调整养殖规模与出栏时机;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生猪存活率与品质。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如科学的分阶段饲养、精细化管理等,确保生猪健康成长,以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展望未来,生猪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科技持续赋能,智能化养殖、精准营养配方等技术将进一步普及,助力产业降本提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日益旺盛,黑猪、土猪等特色养殖有望迎来新契机;产业链整合加速,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将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推动生猪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稳步迈进,在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版权说明】来源:现代畜牧网。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