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组织开展玉米市场调研和形势分析,重点了解部分头部饲料、养殖和深加工企业的玉米饲用和加工需求情况及走势。受访企业反映,今年以来玉米深加工生产形势整体正常,特别是新粮上市后,原料采购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行业开工率明显回升,带动玉米原料需求增长。同时,深加工产品出口形势也较为乐观。某大型饲用氨基酸企业年用玉米超过200万吨,企业生产的苏氨酸和赖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需求量稳中提升,主要用于猪料、禽料、水产等,另外新兴产品如宠物饲料的增速较快;今年前10个月实现加工产品同比增产18%,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亚洲和拉美地区。

受访的饲料养殖企业也反映,玉米的原料需求形势较好。某大型农牧食品上市公司表示,其年饲料产量和生猪出栏量均位列国内行业头部,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超700亿元,饲料总销量超过1900万吨。另一饲料上市公司年饲料销量超过20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养殖行情波动,饲料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挑战,企业持续强化科技、服务等核心竞争力,实现营业收入超800亿元,经营业绩稳健增长。饲料和加工企业对于后期的用粮需求较为乐观,并表示将增大采购数量,把库存建立在合理水平。
此外,中储粮集团公司于12月5日发布公告称,其所属相关企业近期将在东北等玉米产区继续增加2024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积极入市开展收购。
受中储粮明确继续增加新产玉米收储规模提振,市场看跌后期玉米价格的情绪转淡,其中大连玉米2505合约期价当日自低点反弹90元/吨左右。与此同时,各产区玉米现货价格纷纷止跌。
“中储粮发布的信息十分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提振了玉米价格,有利于保障种粮农民收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盈峰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印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看到中储粮继续增加收储规模的信息以后,他在大连玉米盘面追加了多单,继续建立虚拟库存,为满足未来下游客商采购需求做准备。
柴印峰表示,眼下,国内玉米主产区潮粮及质量偏低粮供应压力依然较大,用粮企业及贸易商大部分持观望态度。在此之际,中储粮持续增加收购库点、扩大收储规模,将有利于玉米价格“筑底”,更重要的是,将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
近期,东北地区农民、小商贩、贸易商出售玉米的积极性较高,北方地区港口潮粮等到货量居高不下,而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导致港口库存压力偏大。这使得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趁机降价收购,一度令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出现了连续大幅下滑的走势,如大连玉米主力合约期价创出53个月以来的新低。
河南省郑州市玉米贸易商龙啸表示,近年来,受进口玉米及替代品涌入冲击,加上国产小麦、库存陈稻谷大量进入饲料原料市场,以及国产玉米连年丰收,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国产玉米销售受到了挤压,许多小商贩、贸易商经营玉米难以为继,随时面临玉米价格下跌及库存贬值的风险。部分市场主体一方面通过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套保操作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不得不缩减经营量,不利于我国玉米产业长期良好发展,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不稳定。因此,相关机构及时出手稳定玉米价格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公众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