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当前蓝耳病标准的净化思路

本文详细探讨了在养猪行业中如何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净化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文章分析了蓝耳病对猪场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并介绍了PIC的标准做法,包括逐步清群、引入蓝耳病阴性种猪等措施。同时,文章强调了未来疫苗研发和农场设计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蓝耳病的爆发。

调整!12月31日全国生猪价格最新消息〡明日猪价

12月31日全国生猪价格参考,内容来源于天天新猪价。本文整理了最新的全国生猪市场价格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原作者。

玉米陷入“怪圈”:东北在上涨,山东却转跌

近期寒潮影响下,中国玉米市场经历了波动。东北地区积雪影响农户售粮积极性,导致价格上涨;山东市场则因大量水分偏大玉米涌入和工厂压价,价格下跌。随着天气转暖,粮源储存压力增大,东北市场短期上涨受限。华北黄淮市场供应宽松,价格横盘下挫。然而,新一轮冷空气将带来降温雨雪,阻碍新粮上量,预计华北黄淮的深加工厂会涨价收粮,玉米价格将出现一轮上涨周期。

农产品 | 郑棉上行驱动有限 预计短期区间震荡为主

周二,各类农产品市场如蛋白粕、油脂、生猪、鸡蛋和粮食作物(玉米、白糖、棉花)期货价格有所波动,受美豆出口竞争、南美天气、国内消费和供应、政策预期、季节性需求等因素影响。CBOT大豆和豆粕下跌,美豆油上涨,棕榈油上涨,生猪和鸡蛋期货则有涨有跌。国内现货市场成交平淡,库存变化和供需平衡是关键,期货操作上建议短线参与,关注政策变化、天气影响及市场情绪对价格的推动作用。

从替代效应看畜牧行业变化趋势

本文分析了2019-2020年间中国畜牧行业在猪瘟疫情后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了生猪产能恢复政策、替代效应对猪肉及禽肉、牛羊肉价格的影响,以及产业链盈利水平的分化。随着产能恢复目标的提出和执行,进口肉类尤其是鸡肉和牛肉量的增长,以及饲养模式如饲养一体化和自繁自养的盈利能力变化,预计2021年肉类市场将呈现供应增加、进口需求下降和盈利水平调整的态势。长期来看,生猪产业仍将占据主导,而区域协同和全产业链联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规模化猪场分娩舍最大利益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管理和仔猪管理的最佳实践,涵盖从精准的配种计划、孕期保健与营养、分娩管理到仔猪的初乳摄取、保温措施、早期补料和断奶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养成本控制、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和专业的人员管理来提高养猪场的整体效益和生产效率。

太火爆了!大猪冲上17元/公斤!豆粕4500还在跌!几月会是2023年的生猪最高价?最新答案来了

近期,全国生猪市场猪价震荡偏强,涨幅达13.11%,受发改委冻猪肉收储预期和二育肥、冻品入库等因素影响,猪价低位回升。仔猪市场销售加快,但受疫情和二育节奏影响,市场活跃度与往年同期相比存在差异。豆粕价格下跌,反映出豆粕供应宽松。预计未来猪价会在二次育肥补栏情绪带动下,价格高点可能在7月份前后出现。

仔猪“飙升”标猪连涨,饲料市场有啥变化?

3月尾声,国内生猪市场标猪价格连涨,生猪出栏均价上行,受益于产能去化和疫病影响,仔猪价格上涨,补栏需求增强。然而,玉米市场涨跌停滞,饲料企业需求不佳,玉米价格维持弱稳。豆粕价格因进口大豆成本下降和供应增加而下跌。本周四猪博士直播将探讨猪场生物安全实战术,关注市场动态和养殖策略。

2024年1-2月全国饲料生产形势,全国工业饲料产量4437万吨

根据样本企业数据,2024年1月至2月期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有所下降,总量为4437万吨,同比减少了3.6%。饲料价格呈下降趋势,玉米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占比为41.1%,而豆粕占比为12.8%,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提醒注意数据的官方年度公布为准。猪博士平台强调其内容为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