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科学预防母猪分娩时间过长

该篇文章讲述了母猪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的常见原因,如胎次、年龄、疾病、配种间隔、胎儿大小和生人骚扰等,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配种时间、淘汰老龄母猪、疾病防控、饲养管理、配种间隔控制及提供安静的分娩环境等。同时,还分享了对疲劳母猪的紧急处理方法。

猪肉个股异动 华统股份触及涨停

华统股份(002840)今日因猪肉个股异动触及涨停,其作为A股最纯屠宰股和浙江省第二大生猪屠宰企业,年屠宰量大并拥有全国采购平台。主营业务涉及饲料加工、养殖到食品加工。后市分析认为,该股可能具有继续冲高的潜力,信息来源于现代畜牧每日电讯。

猪价大跌16.3%,生猪产能去化升级,四季度猪价“顶点”是多少?

10月猪价因二育入场和疫病风险加剧而走弱,跌幅达16.3%,供需失衡和‘小非’问题导致价格下滑,预计四季度猪价会在成本线以下震荡,短期看仍有下挫压力。然而,临近腌腊季节,南方需求增加有望提振市场,标肥价差扩大可能使标猪价格走强,年底高点预计在12月中下旬前,但受供需影响,价格难达19~20元/公斤。

降温刺激局地猪肉腌腊提前开始 后续提量空间如何?

随着12月气温骤降,两湖、江西和福建等地的猪肉腌腊提前启动,带动猪价上涨。湖北省重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增加,反映出市场对大体重猪肉需求提升。然而,腌腊消费是否会在冬至前进一步增加还有待观察,养殖方的出栏计划和市场提量空间可能会影响后续猪价。养殖户应抓住涨价时机,在适当体重区间出栏。

生猪周评:节后需求降低 猪价冲高回落(20210101-0107)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先涨后跌,受节日需求降低及猪肉高价抑制影响,猪价高位回调。北方和南方白条猪肉价格均呈现涨后趋稳或回落。饲料原料中,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影响饲料成本,但麸皮价格微跌。预计下周生猪饲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或将以降为主,受供应充足和需求下滑影响,未来生猪市场行情预计下降。

盘点:2021年生猪市场发生大事件!

本文回顾了2021年养猪业的重要事件,包括政策变化、猪价波动、种业发展、分区防控措施、产能调控、饲料价格大涨、企业亏损、进口税率调整以及展望2022年行业前景,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指出猪周期的复杂性以及可能的拐点。

收储能改变超级猪周期吗

国家发改委宣布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下跌预警区间,多地启动收储工作以稳定市场。猪价低迷与养殖成本上升导致行业利润下滑,猪周期影响大。政策目标是压扁周期、构建长效机制,收储是短期手段之一,长远看需从生产端入手,建设现代生猪产业,实现稳产能与行业信心的双重稳定。

日本核污水排放或刺激猪肉消费?

受日本核污水排放影响,我国海关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河南省肉类协会倡议跟进。虽然短期内猪肉消费可能增加,但海产品消费因担忧海洋污染而减少,可能导致水产品市场利空。若一周后猪肉消费稳定,提振作用可能有限,长期影响需持续观察。

步步高升!11.15明日猪价早知道,全国最新猪价信息

今日养猪业新闻报道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超过40%,消费有所回暖。市场关注明日猪价走势,是否存在反弹可能。同时,11月的奖励方案和线上猪精液活动详情可通过相关链接获取,点击下载猪博士获取更多行业信息。

好消息!猪肉进口锐减65%,将助推今年猪价涨上10元?

尽管我国是养猪大国,但每年仍存在产能缺口。进口猪肉曾作为补充,但非洲猪瘟导致进口量增加,加剧猪价波动。进口猪肉的存在源于国内外成本差和猪副产品需求,与猪价有一定逻辑关系。然而,随着国内产能恢复和政策调整,进口肉对猪价的影响减弱,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将减少对进口肉的依赖,未来猪价将更多受供需关系决定。猪周期低谷过后,进口肉减少有利于猪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