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66万头,后续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发布2025年2月生猪产品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再度上涨,散养头均盈利降至两位数。尽管近期猪价稳定,但市场供应压力持续加大,预计未来猪价偏弱震荡,长期微利成定局。文章分析了猪价低迷和产能高位对养殖行业的影响。

2022年6月13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2022年6月13日的全国生猪及仔猪价格行情显示,部分地区如河南省方城县和淇滨区的10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分别为440元/头和44.00元/公斤,山东省郯城县和高青县的15公斤土杂猪价格分别为525元/头和35.00元/公斤。当时全国生猪价格上涨,带动仔猪价格有所波动,但受到消费淡季和市场消化周期影响,猪价进入横盘整理阶段。由于短期内涨幅过快,市场正经历调整期,猪价涨幅减弱。

一头猪补1000!华东强势反弹 官方:完善生猪养殖保护机制,促进稳定发展

本周猪市动态聚焦于国家政策调控下,猪价因先前上涨而下跌,政府部门通过补贴、良种项目和保险等措施支持生猪养殖业,确保市场稳定。浙江省富阳为低收入农户提供每头猪1000元补助,同时农业农村部完善市场保护机制,强化全产业链监管。整体上,市场在政策和补贴的推动下寻求平衡和复苏。

500年来最严重旱灾!干旱冲击多国玉米收成

文章描述了全球范围内发生的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对玉米收成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关注了欧盟和美国的预测、我国的抗旱措施、南方粮食产区的高温风险以及新季玉米产量预估。分析师提到玉米期货价格企稳和部分地区饲料厂提价的情况,并警告投资者在投资相关企业时需考虑其运营实力。

生猪年度报告:展望2023,增产趋势难以扭转,消费曙光何在?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022年生猪市场波动超出预期,猪价上涨,但其中包含投机溢价。展望2023年,市场将回归产量攀升的主题,产能增长受利润支撑,但消费疲软影响价格。预计出栏量呈平缓上升的"N"型走势,体重呈"V"型,猪价中枢将温和下移。建议关注反弹后的做空机会,并留意合约反套。报告也提及了新冠疫情、非瘟疫情、出栏节奏、饲料原料价格和流动性风险等风险。

开局不利!猪价上涨面临三重阻力!44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冲击市场,农业农村部预警→

1月30日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受屠企压价和集团猪企降价影响。专家分析,春节期间猪价上涨受季节性和需求旺季影响,但猪价上涨面临交易均重偏高、仔猪补栏成本高和屠企入库积极性不高等阻力。农业农村部表示,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升,后期随着产能和天气有利因素,市场供应有保障。

两极分化?2022猪企业绩一览〡降本增效才是出路?

2023年2月,猪企业绩出现明显分化,部分企业受益于高猪价盈利,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而正邦科技等则面临亏损。猪价受供需宽松影响预计在2月继续下滑,3月有望回暖。养殖企业需关注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以应对持续的亏损局面。收储政策短期内暂无明显提振,但国家可能在猪粮比达到一定预警时启动收储,以稳定市场和保障供应。

半封闭式种鸭场防暑降温关键措施

本文详细介绍夏季种鸭的防暑降温策略,包括做好防暑降温基础工作、风机降温、饲料营养管理、霉菌防控、饮水供应、通风方案、通风与保温协调、风机风险防范、变压器安全、人员关怀等,目标是确保生产指标稳定,提高种鸭健康和生产力。

7月11日生猪价格:大变脸!南北集体转跌,猪市又发生了啥?

全国生猪价格出现大幅变动,南北地区猪价集体下跌。7月11日,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8.72元/公斤,各地受降雨天气影响,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化,猪价呈现弱稳调整趋势。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和华北,猪价下跌明显,而南方区域如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尽管养殖成本降低,养殖利润居高,但消费端疲软,未来猪价预计会有涨跌调整。

最新!一季度生猪产品数据: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

2024年一季度中国生猪生产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均有所下降,出栏量下降,但屠宰量和猪肉产量保持一定增长。价格方面,二元母猪和仔猪价格下降,生猪出场和批发市场价格下跌,零售价格也有所下滑。进出口方面,进口猪肉和猪杂碎量增加,出口略有增长,累计进口和出口量同比变化明显。成本收益方面,散养生猪和规模养殖的净利润分别呈现亏损和盈利状态,反映出市场波动影响下的生猪产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