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全国生猪日评:屠企开工水平提升 生猪价格上扬

1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涨至36.78元/公斤,东北、华北多地价格上涨。屠宰企业提量,供需紧张,北方猪价领涨,南方受其影响。预计北方猪价短线仍有上行,南方可能试探性上调,但南方鲜品需求无好转,需谨慎操作。

广东供需同降 未来猪价或高位(实地调研上)

卓创资讯对广东猪瘟疫情后的养殖、屠宰和消费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存栏量大幅下滑,复产进度缓慢,主要受‘商转母’转化率低、二元后备母猪紧缺以及散养户资金和疫情风险影响。同时,终端消费明显下降,热鲜猪肉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抑制了消费。广东作为主销区,猪肉依赖外调,但本地消费对冷鲜、冷冻肉接受度低,猪价上涨导致整体消费下滑,屠宰企业屠宰量也相应下滑。

湖南生猪日评:大局稳定,个别涨跌(20200206)

湖南省近期生猪市场表现出整体稳定态势,外三元商品猪出栏价格在40.0-42.2元/公斤之间,个别场家有小幅度涨跌。屠宰企业结算价呈微幅波动,主要在40.4-41.4元/公斤。市场供应方面,猪源供应有限,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难有大幅上涨。仔猪行情以稳定为主,大场报价1600-2000元/头,部分规模场有补栏计划,但实际成交受限于市场条件。岳阳地区屠宰企业开工受阻。预计短期内供需两低的状况将延续,猪价调整幅度有限。

猪价将创历史纪录?4大理由将强力推动!

中国猪肉价格因冠状病毒疫情和非洲猪瘟导致的供应短缺而飙升,1月同比上涨116%,批发价格接近历史高位。疫情导致餐饮企业采购量减少,市场供应偏紧,预计短期内价格难以下降。补栏低于预期和母猪结构变化使得下半年生猪恢复不容乐观。尽管如此,猪肉消费由于餐饮转向家庭及野生动物消费减少,依旧坚挺,禽流感可能进一步支撑猪价,供需失衡将推动猪价继续上涨。

2019年12月中国玉米进出口分析

2019年12月我国进口玉米73.4万吨,进口金额1.67亿美元,主要来自乌克兰。进口量大幅增加,但受配额限制,对国内影响有限。出口量0.79万吨,主要供给朝鲜,贸易模式以小额贸易为主。全年累计进口量479万吨,出口2.49万吨。预计1月进口量和均价将稳定,国内玉米价格优势明显,但出口量极少。

猪肉价格高点已过,春节后将跌价

本文分析了春节前后猪肉价格的走势,指出受非洲猪瘟影响的猪肉价格上涨高点已过,节前可能有涨价压力但难突破前期高点。政策调控下,生猪存栏量回升,规模化养殖提高了出栏效率,预计二季度生猪供应将恢复,但鉴于猪肉消费淡季和可能的提前出栏,预计二季度价格有下跌压力。

稳中伴涨!2.13明日猪价早知道,全国最新猪价信息

本文总结了今日猪价行情,包括北跌南稳的市场趋势、机构对3-5月猪价跌破6.5元/斤的预测、育肥成本上涨对猪价反弹的影响。同时,提供了部分地区外三元仔猪价格及大场报价,并汇总了一周国际疫情动态和农业农村部关于稳定畜牧业生产的政策导向。最后,对明日猪价进行了预测。

全国生猪日评:猪源紧缺 华南猪价上涨

1月21日全国生猪市场表现为外三元出栏均价上涨,具体地区价格涨跌不一,东北、华北等地价格波动收窄,部分地区因放假影响交投。华南市场因外来猪源减少,本地猪价可能继续上涨。北方屠宰企业开工率低,预计猪价会有所回落。后市预测显示,春节前市场供需平淡,价格波动有限,但华南地区可能持续上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操作风险自负。

2020.2.5猪价、猪评(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影响 生猪产业发展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分析了猪评市场近期的状况,指出短期供应可通过储备投放、进口和库存出货弥补缺口,但养殖端信心逐渐恢复,长期供应转暖。然而,2020年由于普遍性缺猪,利润仍然可观。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生猪产业发展面临供给延长、流通效率下降和需求降低的压力,特别是在春节后消费淡季叠加疫情冲击下,猪肉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