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全国生猪市场继续呈现下行态势。根据行情数据,当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1.32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3元/公斤,月环比下降7.4%,同比大幅下滑31.6%。此次下跌范围广泛,全国共有25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无一省份上涨,其余地区则保持稳定。其中,新疆以10.70元/公斤成为全国最低价区域,而福建则以12.03元/公斤位居最高价地区。江西和广东两省跌幅最为明显,降幅超过0.30元/公斤,显示出南方部分销区市场的压力正在加剧。
  当前市场整体延续弱势调整格局。北方主产区由于集中出栏现象突出,供应量持续增加,而终端消费并未出现显著回暖,导致猪价承压明显。尽管南方地区已进入传统腌腊季节,消费需求有所支撑,但跨区域调运频繁以及局部地区供给宽松,使得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反而跟随北方趋势出现回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养殖主体已开始显现抗价情绪,试图通过减少出栏节奏来稳定价格,反映出市场底部区域的博弈正在逐步升温。
  从供应端来看,目前仍处于阶段性出栏高峰期。无论是散户还是规模化养殖场,出栏积极性较高,低价走货成为普遍现象。屠宰企业虽采购量有所提升,但由于收购难度较低,议价能力增强,压价意愿强烈。在河南等重点产区,已有部分大型集团企业采取缩量出栏策略,试探性释放稳价信号,这一举动可能对周边省份的出栏节奏产生一定影响,或为后续市场企稳提供潜在支撑。
  需求方面,虽然已步入传统消费旺季,但实际恢复速度远不及预期。消费者对高价猪肉接受度较低,市场整体消费提振有限。与此同时,冻品库存高企以及进口肉品的补充,进一步压制了鲜肉市场的价格空间,限制了猪价反弹的可能性。此外,餐饮渠道和团体消费的复苏仍显缓慢,未能形成有效拉动。
  展望后市,短期内猪价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南北市场或将呈现分化走势。北方地区随着部分企业缩量操作,跌幅有望收窄,局部区域可能出现企稳迹象;而南方由于前期压栏较多、供给压力集中释放,价格下行风险依然较高。随着年底节日临近,若养殖端能有效调控出栏节奏,避免集中抛售,供需矛盾或将逐步缓解。预计未来一周全国均价下跌速度将趋于放缓,但要实现大幅反弹,仍需依赖消费需求的实质性改善或相关政策利好的出台。
  在此背景下,精准掌握市场动态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可提供实时行情监测、未来价格走势预测、深度行业报告及猪企采购信息等服务,帮助养殖户优化生产决策、降低经营风险。同时,结合科学的生产管理工具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业内专家建议:‘猪价上涨时勿盲目追高,下跌时也无需过度恐慌。关键是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栏计划,把重心放在提升养殖水平和成本控制上,这才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根本之道。’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