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消息,位于忠清南道唐津市的一家养猪场25日报告一例非洲猪瘟病例,韩国即日起将全国范围内的疫情危机预警上调至“严重”级别。

韩国今年已确诊六例非洲猪瘟疫情

据了解,发生疫情的养猪场共饲养有463头猪,本月17日至18日有2头猪死亡,23日至24日有4头猪死亡。忠清南道卫生检验所对死亡猪只和养猪场的另外14头猪只进行检查后,判定相关猪只为猪瘟病毒阳性。

另据韩联社报道,这是韩国京畿道涟川郡今年9月查出非洲猪瘟后,该国再次出现确诊病例,也是韩国今年以来发现的第六例确诊病例。

韩国非洲猪瘟疫情中央事故处置本部当天发布临时家畜禁运令,禁止人员和车辆在48小时内出入全国的养猪场、屠宰场、饲料厂等相关畜牧设施,并向发现确诊病例的养猪场紧急派遣防疫人员和流行病学调查组,采取限制出入、扑杀和消毒等防疫措施,对方圆10公里内的30家养猪场和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106家养猪场进行紧急检测。

我国生猪养殖或仍面临亏损

再来看看国内生猪市场,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11月第3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2.24元/公斤,全国猪料比价为4.67。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亏损232.66元。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2025年12月生猪市场将呈现“供需双增”的格局,但需求端的增量或难抵供应端的增量,猪价下跌预期较高。尽管腌腊旺季的阶段性需求可能为价格提供短期托底,但整体下行趋势难以改变。卓创资讯预测,12月全国生猪均价或在10.8-11.3元/公斤区间运行,较11月仍有下跌空间。对于养殖主体而言,当前应理性看待旺季行情,避免过度压栏,及时根据自身养殖成本和市场价格调整出栏进度,避免在市场情绪影响下集中出栏,导致价格踩踏。

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重回4000万头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重新回到4000万头以下。这是自去年年中以来,这一指标首次降至4000万头以下。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十四五”后期,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并明确将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2%—105%区间视作产能正常波动。

“这标志着前期生猪产能过剩的压力正在逐步缓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表示,此前因存栏量偏高叠加二次育肥等投机行为,猪价持续低迷,而当前产能去化的推进,有利于未来市场形势稳步向好。

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再加强

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开展逆周期调节,引导各方面有序调减生猪产能。今年年中,进一步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设立了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的目标,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了配套措施。

虽然生猪产业产能调控见效,但距离目标仍有一定距离,相关工作仍将持续推进。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产能综合调控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被视为生猪产业产能调控举措的再升级。

会议要求,要加强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加快构建供需动态适配、规模结构合理、产业链协同提升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要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动态调整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提早开展逆周期调节,防止出现大的波动。要全链条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健全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深入开展养殖业节粮行动,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积极推动粪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切实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要引导大型生猪企业提质增效、稳健发展,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前述要求目标导向全面明确,调控手段强调精准灵活,并兼顾不同规模主体,着眼提升生猪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朱增勇认为,产能调控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生物安全、成本控制等综合能力提升。接下来仍要稳步推进生猪产能综合调控,监督企业按计划出栏和产能有效调减。


文章来源:养猪信息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