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生猪市场用一场“过山车”式的行情,这是近几年“人造牛市”再一次体现,在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企、供给过剩的基本面压力下猪价却逆势飙升,这并非行业春天的信号,而是一场人为导演的“虚假繁荣”。当猪价再次下跌,清晰地说明:依赖“赌行情”的时代已经终结,行业的竞争正回归至成本、效率与健康管理的本质。

01行业变局

生猪养殖业正经历历史性的转折,驱动洗牌的力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形成了所有从业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 疫情风险常态化:侥幸心理已成为生存的最大敌人。病毒的变异与压力始终存在,任何防疫的松懈都可能让多年的经营成果付诸东流。稳定生产的前提,是构建牢不可破的生物安全与猪群脏腑健康度、以及管理技术优势。

· 政策导向精准化:政府密集“约谈”、“禁二育”的组合拳,其深层逻辑绝非表面那么简单。本质是为了防止投机资本加剧系统风险,维护产业长期稳定。与趋势为敌,包括与政策导向为敌,终将头破血流。只有顺应趋势,将精力回归于自身养殖竞争力的提升,才是正道。

· 成本竞争白热化:成本竞争是母猪PSY、肉猪料肉比、全程死淘率等硬指标的比拼。

在此背景下,任何试图沿用“赌行情、压栏、跟风”旧思维的模式,都被证明是一条通向被市场出清的道路。

02生存路径:摒弃投机,构建可持续的养殖竞争力

1、敬畏市场及规律:情绪终将褪去,基本面趋势从不说谎

市场情绪可以制造短暂的虚假繁荣,但无法改变供需关系的根本规律。真正的智者,能穿透情绪的迷雾,看清风险有效化解风险,而非在投机浪潮中随波逐流。

2、拒绝唯心预期,坚守经营常识

当“高母猪存栏”的基本面明确指向供给过剩时,市场却需要依靠“二次育肥”这种非常态需求来支撑价格,这本身就是危险的信号。任何投机行为制造的泡沫都有其物理天花板,当预期达到极限,修正必将到来,且异常惨烈。

3、识别“出清信号”,逃离投机陷阱

在这场博弈中,比别人更早预见识别这些信号并果断离场,是保存实力、穿越周期的关键。

4、顺势而为,将成本优势做为核心竞争力

在产能过剩的大周期下,“赌”的心态是最大的风险。放放弃对行情的关注,聚焦于行业最本质的竞争:

· 保持合理的出栏节奏,锁定既有利润,不贪不恋。

· 优化生产效率,控制养殖成本,打造成本核心竞争优势。

我们无法控制猪价,但可以控制成本;我们无法预测市场,但可以通过强大的健康管理能力预见并防控疾病。

当目光从外部市场的短期波动,收回至内部猪群的长期健康。未来,只属于那些敬畏规律、拒绝投机、并将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视为生命线的长期主义者。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