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股票代码:002311)近日在水产饲料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据最新消息,其对珠海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已于10月14日完成工商过户手续,标志着产权与控制权的实质性转移。珠海德海正式成为海大集团体系的一部分,此次并购不仅强化了海大的产业布局,也为其在高端特种水产饲料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收购正值海大集团业绩持续攀升的关键时期。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达588.31亿元,同比增长12.50%;饲料销量约147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约25%,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业内分析指出,自第二季度以来,海大水产饲料销量增速不断加快,在行业整体提价和产品结构优化的双重推动下,预计第三季度饲料业务将实现“量利齐升”的良好态势。
在此背景下,并购珠海德海生物显得尤为战略深远。作为一家年销量超过20万吨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德海生物拥有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成熟的市场网络。其核心资产包括近年建成的6万吨膨化饲料生产线以及正在全面投产的15万吨阳江新工厂,形成了覆盖华南地区的高端产能布局。这些优质产能高度契合海大集团聚焦高端特种水产料的发展战略,被视为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拼图。
通过此次整合,海大集团不仅获得了宝贵的产能支持,还进一步增强了在珠三角这一核心水产养殖区的渠道渗透力和市场话语权。这为其实现年饲料销量突破3000万吨的年度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资源协同效应的逐步释放,海大有望在华南地区重塑水产饲料行业的竞争格局,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
业界普遍关注后续的整合进程。若海大能够高效融合德海生物的技术团队、生产基地与客户资源,将其纳入自身成熟的供应链与研发体系,这场并购或将产生远超预期的协同价值。此举不仅可能大幅提升运营效率,还有望成为推动海大在全球水产饲料行业中排名跃升的重要里程碑。
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在近期出席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时,系统阐述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蓝图。他表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海大将致力于打造水产育种的‘远洋舰’,积极攻克深海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难题。同时,他强调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智能化、集约化发展。
薛华透露,2024年海大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税后利润达48亿元。核心主业饲料销量突破2650万吨,跃居全球第一;在水产种苗领域,公司已自主研发出9个国家认定的新品种,种苗销量同样位居世界前列。2025年上半年的良好开局为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今年饲料总销量将超过3000万吨,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400亿元。
面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原料供应不确定性的挑战,薛华表示,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提升饲料转化效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海大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海洋牧场建设需求,开发专用型营养配方和功能性饲料产品,全面提升水产品健康养殖水平。
展望未来,薛华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海大将以饲料为核心主业,种苗与动保业务并行为第二增长极,力争各板块实现翻倍增长。到2030年,集团总收入目标突破2000亿元,其中种苗及水产养殖业务规模将从目前的约40亿元提升至超过100亿元,全面构建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协同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