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农业未来。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受邀出席并在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围绕‘AI与未来农业’这一核心议题,秦英林深入分享了牧原在智能化养殖领域的探索历程、实践成果以及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广阔前景。
  作为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牧原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秦英林在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人力劳动的关键力量。他强调,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态,它正在让农业变得更高效、更科学、也更可持续。牧原在智能化养猪方面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秦英林从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智能化在养猪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与价值。首先是‘解放体力劳动’。在传统的养猪模式中,饲喂、饮水、通风、粪污处理等环节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效率有限。而牧原通过全面自动化系统的部署,已实现这些基础工作的智能控制。例如,自动饲喂系统能根据猪只生长阶段精准投放饲料,环境控制系统则实时调节温度与空气质量,大幅减少了对一线工人的依赖,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
  其次,智能化正在‘解放脑力劳动’。现代养猪不仅需要体力投入,更需要专业的兽医判断和精细化管理。为此,牧原研发了具备兽医辅助功能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地在猪舍内巡逻,通过视觉识别分析猪只的行为、采食情况、排泄状态,甚至利用声音监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同时,结合红外测温技术,机器人能够及时发现体温异常的个体,并通过图像识别辅助诊断疾病。这套系统有效减轻了兽医人员的工作负担,将他们从重复性、高强度的现场巡查中解放出来,转而专注于更高层次的技术决策。
  第三,智能化实现了‘人工难以完成的复杂管理’。秦英林特别提到,为猪群创造一个全年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养殖难以企及的目标。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极大,仅靠人工调控几乎无法做到精准控制。牧原自主研发的智能环境调控系统,通过对通风、温控、湿度等多因子变量进行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成功实现了‘四季如春’的理想养殖环境。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还是湿热的南方夏季,猪只都能生活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这不仅提升了猪的健康水平,也显著改善了肉质,使猪肉更加鲜嫩可口。
  秦英林总结道,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农业的面貌。牧原构建的这一整套智能化模型,不仅服务于自身发展,也为广大专业化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智能化的应用或许有先后之分,但其趋势不可逆转。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化将为农业带来更多可能性,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环保,也让人们享受到更优质、更安全的食品。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开启一个属于智慧农业的全新时代。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