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母猪产业大会暨第三届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2日在福建福州隆重举行。作为大会的重要前奏,一场高规格的闭门会议——‘规模猪场增效提质痛点及策略暨2026养猪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闭门会’将在11月20日晚于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举行。本次闭门会由猪好多网与母猪产业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办,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深入探讨未来一年生猪产业的发展方向、经营挑战与破局路径。
  当前,我国生猪价格已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而行业整体产能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导致众多猪场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展望2026年,行业或将迎来产能深度去化、成本极限压缩以及疫病防控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预判市场走势、科学调控产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议题。此次闭门会正是为破解这些核心难题而设,致力于搭建一个权威、务实、高效的交流平台。
  会议将定向邀请40至50位重量级嘉宾参与,包括大型养殖集团高管、全国重点规模猪场负责人、生猪产业政策研究专家、一线技术专家、市场分析人士以及行业协会代表。在近三个小时的深度对话中,与会者将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展开坦诚交流。首先是关于2026年产能与行情的趋势研判,重点讨论能繁母猪存栏结构、新生健仔数、饲料销量等关键监测指标的有效性,并探索建立企业自主的数据分析体系以捕捉周期拐点。同时,会议还将剖析国家调控政策对猪价周期的影响机制,评估区域间行情分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并预警可能影响行业的‘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如极端气候、重大动物疫情或国际贸易变动。
  第二个议题聚焦于企业在国家产能调控与自身发展战略之间的平衡之道。与会专家将评估现行政策的实际效果,探讨‘稳产能、提质量’导向下企业应如何优化财务结构和产能布局,构建具备抗周期能力的运营模式。特别是在行业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弹性生产计划和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低谷期稳健运营与复苏期快速扩张的双重目标,将成为讨论的重点。
  第三个议题直击2025年规模猪场在降本增效过程中面临的现实痛点。从生产端看,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料肉比、仔猪成活率等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升遭遇技术瓶颈或管理短板;从管理层面看,数字化转型推进缓慢、智能饲喂系统应用不充分、环境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技术型人才短缺、非生产天数偏高、人均劳动效率低下等也成为制约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会议将鼓励企业分享在批次化生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智能化设备落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推动行业共同进步。
  最后一个议题则着眼于2026年的具体行动计划。各企业将就新技术引入的可能性进行深入探讨,例如空气过滤系统、液态饲喂、机器人巡检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投入产出比。在管理升级方面,会议将关注哪些关键指标将成为明年攻坚重点,如断奶成本控制、育肥阶段饲料转化率提升,并探讨如何借助SOP流程数字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工具确保目标达成。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选择独立发展还是走协同共赢之路?联合采购、资源共享、技术联盟乃至产业并购等合作模式也将被纳入讨论范围,寻求更具创新性的行业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闭门会坚持非公开、非宣传原则,不安排媒体采访,也不对外发布会议内容,确保与会者能够在无顾虑的环境中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观点,倾听不同声音,开展深层次的思想碰撞。这不仅是一次信息的交流,更是一场战略思维的共振,有望为2026年中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