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母猪产业大会暨第三届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2日在福建福州隆重举行。作为行业年度重磅盛会,本次大会将汇聚超过20位生猪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6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规模猪场负责人、上下游企业精英,围绕生猪产业的高效发展与经营成本控制展开深度探讨。在大会正式开幕前夕,主办方还将特别组织一场高规格的闭门会议——‘规模猪场增效提质痛点及策略暨2026养猪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闭门会’,聚焦行业核心问题,搭建企业与专家之间的高端对话平台。
当前,我国生猪价格已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然而全行业的产能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导致众多猪场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展望2026年,行业或将迎来更加深刻的产能去化阶段,极限降本、疫病防控、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预判未来行情走势?怎样破解增效降本的关键难题?成为摆在每一家规模猪企面前的紧迫课题。此次闭门会正是为了帮助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厘清方向、制定战略而精心策划的重要环节。
本次闭门会定于2025年11月20日晚上7点至9点半,在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举行,由猪好多网与母猪产业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办,采取定向邀请制,仅限40至50位业内资深人士参与,确保交流的专业性与深度。参会人员涵盖大型集团猪企高管、全国重点规模猪场负责人、政策研究专家、养殖技术权威、市场分析专家以及行业协会代表,力求从多维度、多层次剖析行业发展脉络。会议将由业内知名主持人主持,营造开放、坦诚、务实的交流氛围。
会议设置了四大核心议题。首先是关于2026年产能与行情的趋势研判。与会嘉宾将深入探讨当前最可靠的产能监测指标,如能繁母猪结构变化、新生健仔数量、饲料销量等,并分享如何构建科学的数据分析体系以提前识别市场拐点。同时,会议还将解析国家调控政策对猪价周期的影响机制,讨论区域间行情分化趋势及其背后驱动因素,包括疫病传播、调运政策调整和消费习惯演变,并预警可能影响行业的‘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如极端气候引发的原料价格飙升、重大动物疫病反弹或国际贸易环境突变,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预案。
第二个议题聚焦于企业如何在国家产能调控与自身发展战略之间寻求平衡。近年来,政府持续推进‘稳产能、提质量’的发展导向,这对规模猪场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议将探讨现有调控政策中哪些措施最具实效,企业应如何响应政策导向,在合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增长。此外,还将讨论如何设计‘逆周期’的企业财务结构与产能布局,使企业在行业低谷期保持稳健,在复苏期迅速抢占先机,避免因政策调控带来的剧烈波动。
第三个议题直击2025年规模猪场降本增效中的现实痛点。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在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料肉比、仔猪成活率等关键生产指标上,许多猪场仍遭遇技术和管理瓶颈。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智能饲喂系统、环境监控设备的应用效果参差不齐,技术人才短缺也制约了智能化升级步伐。会议将邀请成功案例企业分享经验,探讨如何通过批次化生产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改革和智能化工具落地来降低非生产天数、提升人均效率,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
第四个议题则着眼于2026年的行动蓝图:我们准备怎么干?可以怎么干?与会者将交流新技术应用计划,如空气过滤系统、液态饲喂、机器人巡检等,评估其投入产出比与适用场景。在管理层面,将探讨是否应重点突破某一两项核心指标,例如断奶成本或育肥阶段料肉比,并借助SOP流程数字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工具保障执行落地。与此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是选择独立作战还是走协同发展之路?会议也将探讨联合采购、资源共享、技术联盟乃至产业并购等合作模式的可能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闭门会坚持‘非公开、不宣传’原则,所有讨论内容严格保密,旨在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坦率的交流空间。参与者可畅所欲言,表达真实观点,倾听不同声音,共同探寻破局之道。这不仅是一次信息的碰撞,更是一场思想的激荡,有望为2026年中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智慧与动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